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七成半公司半年报预喜 扩张过快致风波不断
2017年07月14日 08:38: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张健

  (原标题:七成半公司半年报预喜 扩张过快导致风波不断)

  7月5日,网传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失联”。7月6日上午,复星集团发布声明称,“现发现有网络报道称‘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失联’。今天郭广昌正在陕西西安参加第八届秦商大会并作主题发言,网上炒作纯属谣言及恶意诽谤。”同时,复星集团强调道,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值得关注的是,郭广昌于7月6日上午以上海市浙江商会代表身份出现在西安举行的第八届世界秦商大会上。傍晚时分,郭广昌又回到上海办公室,与投资者进行了简短的电话会议,并全程直播。在短短十几分钟的直播中,郭广昌身穿白衬衫现身,背后窗外是东方明珠。换言之,郭广昌一天内辗转两地来证实自己“在线”,并未“失联”。

  在与投资者交流的电话会议上,郭广昌表示,“有些人忙着造谣,我们一直在忙着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这个传言很离谱,尽管郭广昌作为企业家口碑一直很不错,但是,不少人还是信了,市场甚至也作出了相关企业股价暴跌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什么对企业家“出事”不少人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说到底,还是对经营环境的信心缺失,对企业家群体的信心缺失。一件具体事,可以通过适当的应对措施而“返璞归真”,但扭转这股“不信任感”,则需要较长时间和较多事例。除了社会责任这类表达企业形象的工作外,更需要企业和企业家守法经营,按规则办事。其实,对市场竞争规则的破坏,涉事企业可能有一时之利,但毕竟不能持久,反而会影响到整个企业家群体的社会形象。

  扩张过快导致风波不断产业多元并非无序发展

  7月第一周,乐视网风波不断,对于投资者来说,同样面临何去何从的艰难选择。7月8日,中邮、嘉实、易方达三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大幅下调乐视网估值。此举或许意味着随着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的离开,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看淡公司未来。近日,乐视网风波不断,贾跃亭于7月6日辞任公司董事长的消息更是引发广泛关注。7月8日,长期重仓乐视网的中邮基金率先发布公告,对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持有的乐视网股票进行估值调整,调整后估值价格为22.37元(乐视网停牌前股价为30.68元)。此次调整涉及中邮核心优选、中邮战略新兴产业等共计8只基金。同日,嘉实基金公告称,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自2017年7月7日起,对旗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的乐视网股票,按照其2017年4月14日收盘价连续下调3个10%的价格,即22.37元进行估值。

  近日,乐视网的风波无疑是资本市场最牵动人心的大事之一。关于乐视高层复杂的政商关系、令人眼花缭乱的借贷和股权关系,本文不想细数。乐视遇到的大麻烦,从最古老的逻辑看,还是在产业选择上出了误差,在投资领域的抉择上出了错误,导致摊子铺得过大,资金压力过强,最终难以支撑。想想乐视,又是做电视,又是做内容,还要做汽车,如此等等,几乎无所不包;哪个都是投资金额大得很,回报却遥遥无期。这也对多元化提出了质疑:多元化是不是要无所不包?是否非得要大跨界、大转行?据说,乐视为了做汽车,光是地就圈了几千亩;除了开工仪式热热闹闹,到如今仍是荒地一片。显然,多元化不是无序扩张,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是要有市场前景,还是要有对市场和技术的冷静分析,还是要有充足的人才和产品储备。

  七成半公司半年报预喜产业结构调整仍需努力

  目前A股共有1358家上市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喜(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有1040家,占1358家公司的76%,214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倍以上;预降的公司有264家,占比为20%。从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因素看,行业回暖和资产重组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一些周期性行业。截至7月9日,在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1358家公司中,预增的有410家,预减有58家,续盈有169家,续亏的有91家,首亏的有34家,扭亏的有85家,略增的有376家,略减的有81家,不确定的有54家,占比约4%。

  经济形势如何?我们可以从行业业绩表现来看一看。从预增公司的行业分布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115家,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98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有78家,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有46家和61家。而周期行业受益产品涨价,表现不错。例如,陕西煤业预计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增长2054%-2174%,主要原因包括煤炭售价同比上升、科学安排煤炭生产、公司内部管理持续提升等,而价格上涨无疑是最大动力。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稀土以及钛白粉、纯碱烧碱、有机硅、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的价格也持续上涨,成为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推手”。但是,也不要过于乐观,从总比例看,预喜公司依然仅占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三,还有不少企业处于亏损和不确定的境地。简言之:去产能压力不小,转型升级的压力不小,企业仍需努力。

  上市房企业绩增幅大调控不妨碍卖楼赚钱

  据统计,截至7月7日,A股及港股至少已有25家上市房企公布了今年前6个月的合同销售额,合计达14530.2亿元,同比增幅45.92%。其中,融创中国、新城控股、中国恒大、旭辉控股集团等同比增幅超过70%。在回笼资金的同时,以万科等为代表的大中型房企还进一步加快了拿地的步伐。尽管曾数次在销售榜单夺冠的碧桂园以及招商蛇口、华润置地等大型房企,尚未公布最新的销售数据,但上市房企今年上半年在销售上“你追我赶”的劲头早已透过已有数据得到充分展现。从合同销售额的绝对值来看,万科、中国恒大、保利地产、中国海外发展、融创中国目前排名前五。其中,老牌房企万科今年前6个月共实现合同销售额2771.8亿元,雄踞榜首;中国恒大则以2440.9亿元,同比增长72.16%紧随其后。在创出房地产销售额新高的2016年,中国恒大与万科全年的销售数据分别为3733.7亿元和3647.7亿元。2017年时间刚刚过半,两大房企销售业绩就已在2500亿元上下,看来全年实现4500亿元甚至5000亿元的销售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这是个十分矛盾的现象:对房地产业调控一浪高过一浪,价格调控、贷款控制、限购措施等等,不一而足,媒体也不断传来房价下跌、房地产企业困难重重的报道。不过,数字说明问题: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大型房地产企业,日子过得不错,经营搞得红火,效益节节攀升。曾经有一位不看好房地产行业的房地产企业,果断转型,将手中所有楼盘和地块通通出手,全部力量投入到高科技领域。但是现实很残酷:企业出手的地块和楼盘,全都疯长不已,赚得盆满钵满,而自己投身的高科技领域,只是叫好不叫座。当然,这也许是极端的例子,不具有代表性,但是也说明,某些行业的实际表现,是和人们的想象大不一样的。也要看到,当地价节节升高、楼价直上云霄的情况下,房地产业未来走势如何,也还是个未知数。

标签:郭广昌;乐视;房地产企业;乐视网;复星;风波;合同销售额 责任编辑:蒋敏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