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东护路大队负责守护拉日铁路白朗段的安全运营。图为护路队员正在巡逻。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千龙网西藏日喀则8月16日讯(记者 马文娟)19.598公里的铁轨几乎是藏族小伙子拉巴加布生活的全部,作为拉日铁路白朗段嘎东护路大队的一名队员,把铁路守护好,是拉巴加布的最高使命。
2014年,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开通运营。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当年7月,拉巴加布所在的护路大队成立,负责保卫拉日铁路白朗段的安全运营。
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镇北侧3公里处,有一栋三层小楼,一根旗杆,几间简易房,这就是护路队的大本营。护路队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拉巴加布和他的队友们起床第一件事是军事训练,然后是早餐、值班交接、清道,在列车到达白朗县前一个半小时,他们必须从铁路上下来,找到自己的“岗位”——隧道或是桥梁,等列车过来,向列车敬礼。
拉巴加布今年只有20岁,却已经当了近3年的护路队员了。图为拉巴加布。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工作看上去不复杂,其中的艰苦却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拉日铁路白朗段沿线途经嘎东镇,10公里范围内沿线途经吉琼、马义、阿亚、嘎夏琼、热旦康萨、扎西、帕嘎、查热、亚温、吉雄、贵热11个村,共有居民1119户6899人,牲畜24474头。人多、车多、牲畜多,再加上距离中印边界只有不到300公里,很容易成为境外不法分子的目标,护路任务非常重。铁路沿线平均每公里至少要有一个队员巡逻。
铁路护路队员是一种只有在西藏存在的特殊职业。一年中,他们有7个月以上的时间处在一级戒备,全年休息时间只有20-30天。队员每天上班9个多小时,徒步巡逻几十公里。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民族节日的关系,3月是维稳任务最重的时候,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休息。除了护路队员,白朗县的机关干部、民兵也要被抽调来守护铁路。
护路办主任巴桑次仁告诉记者,护路队起居的三层小楼是今年年初才搬进去的,过去3年,不论寒暑,所有队员都住在没水没电的帐篷里。去年,他们遭遇两次风灾,帐篷被吹到了铁轨上,损失高达30多万元。
拉巴加布今年只有20岁,当护路队员却已经快3年了。小到附近百姓和牲畜上铁轨、栅栏倒塌,大到恐怖袭击,都是他们需要小心防范的问题。冬天青藏高原积雪深厚,春季风沙漫天,夏天铁路沿线沙地酷热难耐,雨季洪水高发,队员常常需要整天泡在水里。“不管雨多大都要去守护,要是栅栏倒塌,一整天都要守着,直到中铁十二局派人过来维修。”拉巴加布说。
护路队起居的三层小楼也是今年年初才搬进去的,过去3年,不论寒暑,所有队员都住在没水没电的帐篷里。图为队员现在的居住环境。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记者了解到,护路队招录时优先选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这是精准扶贫的需要,也是无奈之举。“一开始,我们按照上级要求,招聘学历高的,但我们待遇不高,工作辛苦,没有办公室,每天一个人待在荒山野地里,尤其3月份,常常要从晚上12点待到凌晨6点,条件好的人根本留不住;这样精准扶贫和护路结合,能够留住人。”当地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护路队员每月工资2900元,除去300元的养老保险和一定的伙食费,每月拿到手的只有2300元左右,就连养老保险,也是今年7月才落实的。为了缩减伙食开支,白朗县投资“以劳养护”项目,在铁路沿线建了9个蔬菜大棚和猪圈,养了20多头猪,目前已能够产出18种蔬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队员吃菜难、吃肉贵的问题。现在,周一到周五,队员的伙食是三菜一汤,周末加餐,五菜一汤。
队员几乎都是从牧区招聘而来,像拉巴加布,就来自100多公里外的南木林县。“我们没有周末、休假,只有轮休,这还是在任务比较轻的情况下。一年只能回一两次家。”
护路队的所有队员都是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青壮年。2015年的一次,列车还有10分钟就到白朗,有一群羊上了轨道,是队员们一只一只抓下来的。这工作,“(年龄)太大的和太小的干不来”。
除了守护铁路,沿线群众有需要的时候,他们也要出动。帮老百姓盖房子、抗洪抢险、收割农作物、寺庙佛事活动巡逻,都不乏护路队员的身影。
嘎东护路大队负责守护拉日铁路白朗段的安全运营。图为巴桑次仁和他的护路队员。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雨季铁路沿线洪水高发,队员常常需要整天泡在水里巡逻。图为巴桑次仁向记者展示他手机中的洪水图片。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