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通过家庭智能终端与家庭医生在线交流。新华社发
云计算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按需供给、“管家式”贴身服务和共享共创。在技术层面,互联网将为整个信息处理、资源采集和数据运算提供环境;在商业模式方面,云计算真正实现了“以产品带服务”向“以服务带产品”的转变;在行业结构上,云时代将软件、硬件和服务高效整合,使不同行业的融合成为现实。
随着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更新,各行各业都在“云”中快速成长,甚至有人断言,全面云化的时代已悄然来袭。
云端化开启智慧生活
当你早上扫码进入办公室,然后坐到任意一张桌子前,桌子上的摄像头可自动识别身份,然后根据你习惯的高度、倾斜度,自动调整成你喜欢的位置。电脑屏幕上出现你最近使用的云端资料,同时提示你在整个平台上和你业务相关人员上线情况并记录你的工作习惯。
——这是优客工场首席战略官张鹏为本报记者描述的一幅优客工场正在打造的未来智能化办公场景。“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科技技术手段全面提高中小微初企业的办公效率,打造智能化办公场景。”张鹏说。
“云+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构建在云技术之上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开启了云生活时代。
在许多家庭,通过智能设备可远程控制家庭终端。离开家上班的时候,通过智能监控照顾家中的宠物;下班回家,提前将家里的暖气打开,等到了家中,已是最合适的温度。这些智能生活的场景,正是云时代中的真实生活。
在许多公司,工作人员不再需要固定的电脑,只需要连上互联网,通过终端访问云平台,就能打开自己的应用软件。所有的工作资料都放在了云平台上,不仅节约办公空间,也减少了公司整体的办公设备资源消耗。
在许多城市,通过市县统筹云端建设,政务服务实现了“一张网”全覆盖,推出各类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网上办理、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方方面面服务市民生活。
未来,云应用将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大变化,云端将成为和水、电一样的公共资源。人们可以按需付费,随时随地自由地使用。
云平台提高产业效率
云计算被称为21世纪初期最具颠覆性的信息科学技术创新,在过去10年间推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应用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云计算的产业总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2016年国内主要云计算企业的增长均实现了翻倍,预计未来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
以阿里云为例,目前,阿里云已经拥有超过100万企业客户,服务覆盖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方面。“当制造业和云计算结合的时候,智能制造才是真正的开始。”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如是说。
“以前,大企业有自身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但中小企业难以有足够资源构建。如今,许多昂贵的大型软件都可以实现云端化,原来大企业花几千万元买得起的软件,现在小企业每年花几万就可以使用其全部功能。”律晖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智能制作产业联盟秘书长曾玉波对本报记者说,很多技术、设备都存有共性,通过构建云端平台,可以使得同类的技术产品都得到专业的帮助,为整个行业带来好处。软件云端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此前,国务院发布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表示,未来重点工作就是推动百万企业上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推动地方政府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云计算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实现大企业建平台和中小企业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
云服务带来新型业态
近日,中国联通宣布与腾讯和阿里在云计算领域进行合作。此项合作建立在互相开放云计算资源的基础上,同时覆盖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联通宣布,其与腾讯将共同建设云数据中心,向市场提供基于云计算全产业链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而在与阿里的合作中,除了阿里云将向联通全面开放包括计算、存储等在内的公共云服务能力外,还将发力政务云市场。
从科技企业到运营商,云计算已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已成为双方重点发力的业务。
可以预见,未来云计算将推动传统设备提供商进入服务领域,带动软件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催生跨行业融合的新型服务业态及新的商业模式,支撑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和提升。
如今,云计算继在社交、电商、游戏、视频等领域的应用后,正朝着政务、金融、制造、医疗等纵深行业蔓延。各类行业、企业云平台的搭建,加速了产业信息化变革。同时,政府对于云计算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表示,云计算作为未来网络经济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能否自主可控涉及到国家安全。这就决定了凡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的云计算服务,比如金融、电信、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相比于其他海外竞争对手,国内云计算服务商具有更大的优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