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特稿|在布达拉宫修文物
2017年12月21日 17:03:41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赵实

  【中篇】殿

  浩瀚的馆藏珍贵典籍,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丰富多彩的壁画唐卡……无数珍宝的蕴留,让布达拉宫折射出独特的文化光芒与魅力,它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很多人并不知道布达拉宫到底有多少间房、多少扇窗,正如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件珍宝一样。宫外之人眼中的布宫,壮丽且神秘;而宫内之人年复一年地不断探索着、创新着、发现着,与文物的对话从未停止。

  手写档案与黑白胶片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期维修,给布达拉宫带来了太多重要转折。转折不只发生于建筑本身,其中的文物珍宝,也迎来了一次新生。

  由于这次维修涉及布达拉宫的内部建筑结构,陈列在殿堂与库房中的文物,就需要在维修时迁出。为了把所有的文物做好登记装箱,并在维修时按照殿堂施工顺序集体搬迁,文物登记组成立了。文物保管员丁长征,就成为这项任务的负责人。

  “之前由于专业知识不够,觉得文物保护就是‘看家型’,认为只要把眼前的文物守住,别丢失,别损坏,就是文保工作者该做的了。”布宫一期维修带给丁长征的改变,算得上是天翻地覆的,记录、保护、抢救、研究……每一个细节工作,都十分复杂具体,“我们是离这些成百上千年的珍宝最近的人,如果出现疏漏,就是愧对历史。”

  殿堂的维修工程开始的那天起,丁长征每一刻都如履薄冰。因为这也意味着布达拉宫有史以来最浩大的文物搬迁与登记工作,也随之启动了。“当年的文物登记组,算上殿堂里的僧人和文保所的工作人员,只有6个人,我们要完成整个布达拉宫所有文物的搬迁和登记。当时的原则是,哪个殿堂需要维修,就提前记录里面的文物,然后装箱、迁出,等修好再迁回、按记录陈列。”

  他的脑海里至今还能浮现搬迁文物时的一幕幕。“殿堂结构修缮好之后,文物就要回归原位,原本以为,依照古人的建造智慧,佛龛能一节节地拆开,就也能把这些编好号的部件按拆开时的顺序重新安装回去,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第一个佛龛在拆开后,他们用了好多天、询问了好多人才安装上。

  而最费力气的,是大型佛像的搬运。“通常是用海绵保护,然后用哈达捆绑固定,之后再搬。”但一尊高1.6米的护法神像,让文物登记组的工作人员们全犯了难,“它是泥塑的,很重,而且有很多手臂,十分脆弱,既扛不得也抱不得。”于是他们在佛身底下垫了块木板,再用绳子一点点挪动,“为了搬它,足足12个人一起上阵。”

  登记文物则是费神。虽然布宫的文物大多数都有史料登记,并且在上世纪60年代时有过档案记录,但全部都是藏文的,登记组的工作人员们在核对这些资料时还发现,很多文物并没有登记在册,“之前的人们只挑觉得重要的文物做了登记,而且记录得非常简单,只有寥寥几个字的标注,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取。”为此,他们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就又增添了一项——重新登记入档。

  查资料、写编号、量尺寸、称重量、断年代、注名称、拍照片……布达拉宫的首部藏汉双语文物档案,就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步完成。“那时候我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丁长征说,他害怕出错,哪怕是一丁点儿,“我们记错了,可能就会永远错下去。”

  这份档案,对于布达拉宫管理处现在的文物保管科来说,是异常珍贵的,尽管按照当前最新的文物普查登记要求,其中的信息并不全面,而且标准略显简单笼统,但这却是现在布达拉宫文物普查数字化建档的最重要依据。

  这份来自上世纪80年代的纸质档案,这些年一直陪伴着文物保管科研究人员。这些纸质档案,上面,是手工规制的表格和手写的藏汉双语字迹;背后,还有文物的黑白影像。

  “那时候我们没有数码相机,为了给这些文物拍照,我拿来了自己家里那部傻瓜相机。”说起这些照片的时候,丁长征笑了,有些窘,“我拍照技术也不行,很多照片都拍虚了、歪了,但当时胶片相当昂贵,那些照片,我们也没舍得扔掉。”

  他不知道的是,当时光穿越至30多年后的2017年,新一代的布宫文保传承者,正将这些黑白胶片谨慎留存,视为珍宝。“毕竟这是文物们第一次拍照。”布达拉宫管理处文物保管科科长边巴洛桑说。

  “秘密花园”

  在布达拉宫的殿堂里向上攀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通向布宫的文物库房,就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一条几近90度的逼仄而狭长的楼梯。

2017年11月20日,布达拉宫文保科的工作人员对唐卡信息进行登记。

  三位保管员分别开启三道门锁,逐步进入深部,就是布达拉宫的唐卡库,布达拉宫13个文物库房之一。它建成于2016年,彩画艳丽、雕饰精巧的柱身与梁枋映衬之下,硕大的樟木柜渐次排放的唐卡库,弥散着古朴而神秘的独特气息,从公元九世纪到民国时期的近7000幅馆藏唐卡存放其中,涉及佛陀、菩萨、大德们的传记,也有历史、体育、医药、历算、建筑、绘画、艺术等,以及宗教、文化等内容。

  原本的文物储存柜,是一个个叠起来摆放的小木箱,为了给文物们一个更舒适的“温床”,近两年开始,布达拉宫给所有文物库房都重新量身定制了古色古香的樟木柜。

  这些库房是属于布达拉宫的“秘密花园”,除了陈列在殿堂中的佛像、灵塔、坛城与部分经书之外,布达拉宫馆藏的瓷器、玉器、唐卡、杂件等珍宝,全部都保管在这些库房之中。

2017年11月20日,布达拉宫文物管理人员将整理好的唐卡分类储存。

  定名、定级、定年代、量尺寸、断轴套、看题迹……每幅唐卡最终存放入专门定制的囊匣之前,“验明身份”的步骤一个都不能少。边巴洛桑说,管理文物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文物普查的数字化建档,“从纸质档案升级为数字档案,还是布达拉宫的第一次。”

  这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不仅要把原来的纸质档案内容录入数据库,国家文物局四有化建档的最新要求标准也增加了许多选项,“以唐卡登记来说,增加了画背的题迹内容,而且一幅唐卡要拍20多张照片。”

  最难的是,数字化过程中,原来档案中没有记录的文物层出不穷的出现,边巴洛桑举例说,“原来一组佛像被算作一件来登记,现在要把其中的每一个都按照单个来登记,那就需要我们来重新定名,要去查阅资料和经书,可是有些还是无法求证,我们就要去咨询年老的僧人,一起来研究。”

  这项工作自2014年开始,至今仍在进行。按照原来的资料,布达拉宫里有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立体坛城,以及陶器、金银铜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各类文物7万多件,典籍6万余函卷(部),“目前全部唐卡的数字化登记已经完成了,近7000幅;佛像和佛塔,所在的31间殿堂已经完成了20多间的普查登记,目前的统计数量是4万多件。”边巴洛桑估算,整座布达拉宫内的全部文物数字化建档完成,可能还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在布宫修文物

  布达拉宫灯香师洛桑尊珠是在16岁那年出家为僧的。与其他僧侣有所不同的是,他师从西藏最著名的唐卡画师,自此身怀佛像彩绘绝学。在布宫殿堂里工作的36年间,他已经数不清自己为多少尊需要修复的佛像做过彩绘了。

2017年11月17日,布达拉宫的佛像修复现场。

  临近12月的冬日午后时光,让洛桑尊珠感到十分惬意。殿堂里参观的游客不多,僧人们就无需太忙,他可以拥有画画的时间——位于布宫最高处的密宗殿里,还有很多佛像在等着他刷金补色。

  泥塑师普布次仁已经带着几个徒弟来到了密宗殿,边修补破损的佛像,边等着洛桑尊珠的到来——他们二人是20多年的老搭档了,一个用泥巴为佛像重塑身体,一个用色彩给佛像还原肌肤。

2017年11月17日,布达拉宫灯香师洛桑尊珠正在对佛像进行彩绘修复。

  48岁的普布次仁和洛桑尊珠一样,也是在16岁的时候拜师学艺。32年的钻研之中,他成为藏族泥塑佛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成为西藏最知名的泥塑师。

  这天下午,普布次仁和洛桑尊珠的默契,从异口同声地一起哼唱的藏族佛教歌曲开始。一个在左,细致地雕琢一尊缺失了头与手的护法神像;一个在右,为风干成型的裸露部分上色。

2017年11月17日,泥塑师普布次仁正在布达拉宫里修复一尊受损的佛像。

  布达拉宫管理处殿堂管理科副科长土丹说,布宫里的文物,破损得比较多的就是泥塑佛像,殿堂的僧人们在整理佛龛时发现了佛像破损,便会交由殿堂管理科,普布次仁就带着徒弟来修复。“比如这座密宗殿里,17尊大佛像都要修复,不仅要补上缺失的部位,还要彩绘传神,之后用玉来打磨抛光。”这些佛像修复完成,用了半年多的时间。

  “我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其实他们(布达拉宫的文物修复匠人)所做的,也是择一事终一生。”但布达拉宫并没有专门的文物修复部门,这是由于藏传佛教及其传统工艺的特殊。土丹说,能在布达拉宫里修文物的匠人,不仅要有精湛的手艺、较高的文博造诣、持之以恒的信念,更要精通藏文、通读经书,还要深谙藏族历史与藏传佛教文化,所以,寻遍院校与民间,能满足所有要求的匠人,包括普布次仁在内,只有十几人。

  这种绝无仅有,也让普布次仁感到对未来的担忧。为了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这些年里带出了20多个徒弟,并且把他们带进布宫参与修复。他希望他们能延续布达拉宫的生生不息。

  24岁的索朗江才即将出师,他17岁开始就拜普布次仁为师学习佛像泥塑,去年开始,终于可以动手修复布达拉宫的佛像。

  普布次仁说,佛像的面部比例是最难修复的,“眼睛有多大、鼻子有多宽,都要按照度量和仪轨来重塑。”现在的索朗江才已经可以独立修复中小型佛像的面部,他是普布次仁心中最聪明徒弟。

  “我还需要多学习经文,有些佛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还不能肯定,就拿护法神来说,有很多只手,每只手中拿着的法器都不同,这些都在经书之中有仪轨,给它做修复,需要每个细节都完全准确。”索朗江才明白年轻匠人和老一辈匠人之间的那些不同,“过去那些年代,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视,没有互联网,让人分心的东西很少,所以更能磨练心无旁骛的性格,我的心还需要再稳定一些,才能真的变成师傅那样。”

标签:布达拉宫;文物;维修;佛像;壁画;唐卡 责任编辑:金英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