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志
他们想触摸它身后未尽的秘密,想一个个揭开,交给未来。他们倾尽智慧,想留住它的时间,让它走得更慢。
2015年5月14日,工人在布达拉宫搭架子为壁画数字化采集做准备。布达拉宫 供图
给所有文物数字化建档,是布达拉宫对可移动文物的记录。而对于壁画这种不可移动文物,也被以独特的方式留存下来。
为文物立传
在布达拉宫数字中心,有两台巨大的云存储计算机。殿堂内的壁画,就在它们之中。
为了记录所有壁画,2013年4月,布达拉宫管理处专门成立了数字中心,负责壁画数据的采集。“我们用相机把壁画按照1:1的比例拍摄下来,为了防止失真,拍摄尺寸设置为40*60cm。”但是,身处殿堂之中的壁画,有些在墙壁,有些在天花板,面积最大的,长度能达到12米,如何全面记录,对采集者也是个考验。参与壁画采集工作的赵世睿说,为了拍摄出来的图像更清晰精准,他们在拍摄之前,还要先做壁画的“清洁工”,然后搭好梯子和脚架,再按壁画部位分块拍摄,“拍摄完之后,再进行拼图。”
采集工作持续了两年,根据所得出的数据,目前,布达拉宫壁画面积共2600多平方米,遍布大小各殿、寝宫、廊道、门庭等,内容也丰富无比,集宗教、艺术、历史、文化等于一身,画风精美绝伦,包括藏区历代、各个画派的优秀作品。而且,时间跨度之长,从吐蕃时期开始延续到二十世纪,是西藏壁画的重要宝库和体验基地。
不仅是壁画。布达拉宫这座建筑的本身,也是一座不可移动文物。布达拉宫管理处文物研究室副主任扎西才旦和其他研究学者们,就用立传的方式来记录布达拉宫建筑群,以及关于它的一切。“至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方位介绍布达拉宫的文献,我们要填补这个空白。”这部文献的名字,叫《布达拉宫大志》。
扎西才旦介绍,这部属于布达拉宫的传志,不只详尽说明布达拉宫的历史源流,也以实地调查、专人访谈等方式,撰写建筑传统、构建、修缮历程,也包括特定文物、宗教仪轨,以及历史人物,“现在已经完成了300多页、8.8万多字的文稿内容。”
探索一直在路上
身为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的李林辉,笑言自己算是“布宫大管家”,也是一个“压力很大的人”。
压力源于近几年西藏旅游的井喷式发展。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藏民族的文化标志,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是到达西藏的首选目的地。“根据测算,之前,每年5-10月的旺季时期,布达拉宫每天的游客能达到5千多人次,全部统计下来,全年就能达到100多万人次。这对布达拉宫来说是艰难的挑战。”
庞大的出入客流,也给这座土木结构的千年建筑带来巨大的承受压力。李林辉说,为保护布达拉宫,管理处开始每年对其进行结构监测,经过科学测算,得出了每天最大承载量为5000人次的数据。
为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决定对布达拉宫的参观游览采取限时限流政策,每天固定参观量为5000人次,且按照20分钟进入一批的频次分时段进入,以此来减轻布达拉宫的承载压力。特别是每年旅游旺季,管理处延长开放时间,全体人员每天上班10-12个小时超负荷工作来落实每天5000人次按时段参观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在注重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保护,现在正开展布达拉宫建筑结构的监测、建筑精细化测绘,以及防雷和消防安全评估等工作。”李林辉说,这些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科技手段测算并预知建筑结构的变化、消防安全隐患,实现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
西藏大学藏族史专业博士多吉平措,是西藏少有的研究方向为布达拉宫相关的西藏历史的学者,他发现,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游客们对布达拉宫的参观越来越变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并不能感受其深层的文化魅力,“从限流的手段上保护布达拉宫只是一方面,更多地开放和宣传它的文化内涵,其实能从意识上为它释放压力。”他觉得,想真正的了解布达拉宫,享受布达拉宫的文化魅力,其实还是要提高相关的学术研究的能力。“目前布达拉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出过一些成绩,但还不够满足保护的需要。”
多吉平措建议,未来布达拉宫的工作重点之一,应该是提高布达拉宫学术研究能力,让学术研究来挖掘并展示更深层的文化魅力。
李林辉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接下来,布达拉宫的文化将会更加开放,“我们正在建设的文物数字档案,今后将面向世界开放,我们的文物都可以在网络上展示。我们也会推出3D体验区,举办更多的文物精品展,也会结合大众的体验,带着布宫的文化到各地展出。“近年来,我们还先后开展了一些珍贵文物的复制、文献典籍的修复,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等工作,将馆藏文物资源价值赋予产品,让大众共享布达拉宫文化魅力,扩大布达拉宫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但他也有不确定的期待。“我生于西藏,也长于西藏,多年从事西藏文物研究工作,但从不敢说,自己了解布达拉宫的一切。”他说,布达拉宫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珍藏的秘密,始终未挖掘完,“对它的探索,一直都在路上。”
这对已经退休的丁长征来说,是一个未竟的遗憾。“在布达拉宫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学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