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将“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 为农牧民送去文化和欢乐
2018年01月17日 09:56: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为农牧民送去文化和欢乐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 孟克吉日嘎拉

  去年11月21日是乌兰牧骑的大喜日子,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队员的回信。总书记对我们长期扎根草原、服务牧民群众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勉励我们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收到总书记回信的一刹那,大家无比激动,也备受鼓舞。我们服务农牧民、服务基层的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天作幕,地为台。乌兰牧骑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勒勒车一起歌唱在大草原上。露天演出是我们的常态,平坦的草地、流动的白云就是舞台和背景,有时还有雷、电、风、雨、雪的特效,但乌兰牧骑有一句口号:“观众不走,演出不停!”所以,顶风冒雪的不仅是乌兰牧骑队员,还有热情的观众。冬天大雪中抛锚推车,夏天演出中搏斗蚊虫,这些都是常事。

  现在条件也好多了,在自治区党委和盟委的支持下,将乌兰牧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中,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小戏台、文化户、文化大院都是我们固定的“舞台”,是我们宣传、辅导、服务的平台,我们有了自己的阵地。60年来,乌兰牧骑不仅完成了当年周恩来总理“让这把火在全国点燃”的嘱托,还将草原风吹到了大洋彼岸,将草原气息和民族风韵传到了洛杉矶、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旧金山等地。

  第二,接地气,养灵气。我们奔走在基层,活跃在生产生活第一线,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文化和欢乐,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同时,广大群众也通过他们的激情、热情和美丽的故事滋养了我们创作的灵感。这些“带露珠”“草香味”的作品,贴近农牧民生活,碰触百姓心灵,让观众口耳相传,在大江南北常演不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乌兰牧骑风格。现在,我们精心编排创作了蒙语木偶剧、蒙古剧、舞剧、小戏小品、歌曲、舞蹈等3000多部,其中258部获得自治区级以上荣誉奖项。我们还在各苏木嘎查建立了乌兰牧骑队员生活体验点,学习生产生活习俗,汲取了艺术创作的营养。我们还充分发挥活动在农牧民中间的优势,将产生民间带有泥土气的成品、半成品、老作品挖掘整理出来,通过艺术加工编创成新作品、经典作品演给大家。

  第三,继薪火,传精神。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从最初的9名队员发展为现有的47名演职人员,包括舞蹈组、器乐组、声乐组、舞美道具组等内设机构,形成了创作、排练、演出、练功、培训等一整套工作程序。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调“一专多能”特色,每个队员不仅要吹、拉、弹、唱、舞、演样样拿得起、行得通、演得活,而且要上台是演员,台下就是职员。不仅如此,我们还是服务员、辅导员、宣讲员等,被称为“八大员”。苏木镇、嘎查举办那达慕、文化节、联欢晚会,我们就是策划、导演、灯光师和化妆师;嘎查村开展文化能人培训、广场舞编排,我们就是辅导员、编导和演奏员;随同宣传文化下基层、党员教育下基层、科学普及下基层、普法下基层,我们就是讲解员、宣传员。每年的深入生活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了解了农牧民更多的需求,也感受到农村牧区日新月异的变化。

  让农村电影跟着群众走

  浙江省义乌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荣桢

  这些年,义乌市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在提升户外流动电影放映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建设农村影院。

  第一,有的放矢,贴近服务求实效。说起贴近服务求实效,这要追溯我们院线公司的成立宗旨、服务对象和目标。2014年12月,义乌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从成立那天起,我们就确立了“贴近农村农民需求、坚持改革创新”的目标,努力做到“农民需要看什么,我们就放什么”。影院正式启用后,以公益放映为主,公益和有偿放映并行开展。公益放映由政府补助,每周播放一场,有偿放映票价以8元一张起步,百姓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过去是单一、单向的电影放映,现在已经实现了多样化、菜单化、双向化、品质化的服务。我们公司还及时组建了电影片库,与省院线公司及各地市院线公司合作,多方渠道获取片源,目前可订影片的片源数量已达3600多部。2017年,义乌市公益电影年放映6000场以上,覆盖全市14个镇街、700多个行政村,观影人次逾40万,农村群众美美过了一把“电影瘾”。

  第二,主动担当,扩大服务有情怀。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如今的常住人口有200多万,其中登记在册的外来建设者达到133万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院线公司结合人口集聚度、群众实际观影需求等多方因素,将外来务工人群集聚的工业园区以及义乌市场群等纳入服务范围,动态优化放映点布局和放映场次结构,努力让农村电影跟着群众走。在暑假期间,来自远方的“小候鸟”纷纷来到义乌的父母身边。为了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我们推出儿童电影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在电影放映前播放防触电、防溺水、煤气安全使用、电梯安全使用等宣传活动,增强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安全意识,也努力提升了农村电影服务实效。在长期坚持送电影到校园、社区、企业的基础上,我们还与地方部队签订军民共建协议,坚持送电影到军营。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法制教育、反邪教、安全生产等重大主题电影宣传活动,加强主旋律电影、红色经典电影等主题放映活动。

  第三,与时俱进,推动服务转型升级。为了让农民看好电影,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和推动农村电影公共服务转型升级。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一方面,建设标准化室外放映点。我们院线公司制定了义乌室外放映点标准化建设计划,选择人流量大、具有集聚效应,各镇和街道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广场、公园建设标准化的室外放映点。自筹资金,安装专业钢架结构放映架、升降银幕、固定音箱、带保护的配电装置、海报栏等放映设施。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影院建设。我们努力探索农村电影公共服务新模式,推动电影放映从户外、流动向室内、固定转型发展。结合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文化需求,我们自筹资金将农村影院按照城市影院模式建设,目前已有4个建成并投入试用,环境舒适,使农村群众能享受到与城市电影院一样的观影环境。

  只为播种文化的一份初心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高桥农家书屋负责人 夏昭炎

  在农家书屋办学就是“种文化”,让中老年人学点时事政策,学点现代知识,让孩子们有个“第二课堂”。2009年初,书屋在乡亲们支持下办起来了,我们的村子、屋场一下热闹起来,读书之风也随之兴起。

  第一,精心“筑巢引凤”。高桥虽然只是一个屋场,可常住人口却也有200多个,何不自办一个书屋?2009年初,我与老伴带头集资,修葺自家祖屋,搭起钢架雨棚,并向我的学生发出帮助我们自办农家书屋的呼吁,不少学生热情响应,一下子就筹集了2000多册图书。这一举动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县委宣传部、文广新局、县图书馆的关注,并得到他们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县图书馆给书屋送来了17大包图书、两个书架和一张阅览桌,我们的高桥农家书屋就这样正式挂牌建起来了。为了鼓励孩子们阅读,我们作出决定:凡借书10次,每次借两本,便奖励新书一本;中小学生借书后写读书心得达到10篇以上分别授予“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称号,分别奖励新书一、二、三本,并把照片张贴到墙上,每年兑现一次,以示表扬、鼓励。高桥书屋面积虽不大,影响却不小,藏书量也已达到7000余册,年借书量达1000余册。

  第二,用心“授业解惑”。寒暑假一到,来农家书屋的中小学生多为留守儿童。为了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从2011年暑假起,我们把中小学生组织起来,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办起了少儿假期学校,并设立了高桥四美奖学金。孩子们一边读书,一边以书屋为中心开展集体活动,如成语大赛、汉字大赛、脑筋急转弯、词语接龙、猜谜语、才艺展示等寓教于乐的活动,最后评出名次,给予适当奖励。学生免费学习,老师无偿奉献。此外,为活跃留守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2011年5月18日老年学校也正式开课,每月逢农历初三、十六上课,7年来雷打不动。前几年以讲保健、教健身为主,既讲又做,学员都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小伤小病,手到病除。后来,课程内容进一步丰富,讲时事政治,讲政策法律,讲环保生态,讲文化,讲历史,讲党风民风,讲家风家教。

  第三,热心“成风化人”。2016年,在书屋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邻村的孩子借书难,何不把图书送过去,让他们可以随时借阅?于是,我们决定根据居民较集中、有热心人管理、能无偿提供场地的条件,在周边村组精心选择和设立借阅分点,先从高桥书屋挑选200本图书,在界市村搞试点。试点成功后,又把原谭家垅村农家书屋的图书一分为二:一个是陈家场村,这里四个组几十户人家400多人,老党员、老妇女主任、82岁的夏欠秀,无偿腾出一间临街四扇门、光线好的房子,还亲自管理,无私奉献;另一个是村支部书记妻子李春燕开的农资店,就在马路边上,人气很旺,借书方便。接着又把南田村设在夏家祠堂农家书屋的图书也一分为二,分别送到南田村部一楼和荷叶塘组,广受欢迎,有人幽默地称之为“书屋下蛋”,下了个“五黄蛋”。

  以创新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 欧伟滨

  近年来,我们紧跟文化市场的发展变革,坚持“严格执法、严管队伍、注重实效、谋求创新”的工作思路,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以服务促管理,有力保障了南山文化市场安全稳定健康发展,实现了全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零事故”、行政执法案件“零复议”和“零诉讼”。

  第一,提升素质,实施精细管理。近年来,大队积极组织队员参加部、省、市各种专题执法培训,同时制订内部年度学习计划,分门类对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集中学习,不断更新执法队伍知识储备,提升执法办案水平。队里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年轻同志向老同志学习,辖区组同志向专业组同事学习,在这种学习风气中,大家力争上游,互相取经,共同进步。学习成效成为队员对外交流培训和评优评先的衡量指标之一。

  在提升人员素质能力的同时,我们制定了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细化管理。我区文化市场主体类型众多,为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我们根据不同文化经营场所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以及违法违规经营的查处情况,将管理对象分为A、B、C三级,执法人员通过不同的检查标准和频次对不同等级的文化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在执法巡查中突出重点,实行动态调整,有效提高了执法的工作效率。

  第二,健全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深圳南山区现有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1700多家,包括腾讯、迅雷、华强等知名互联网文化企业都在南山发展。针对此情况,大队率先在全市成立专业的网络执法组,建立并形成一支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网络执法骨干队伍,外聘专业技术公司和人员建立常态化网络巡查和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并研究制定了《投诉举报督办案件处理规定》《网络文化投诉(举报)电话回复基本用语》等规范,形成了一套反馈及时、成熟有效的投诉应对机制。此外,我区营业性演出市场呈现爆炸式发展趋势,辖区内有保利剧院等大型演出场所及众多酒吧驻场演出,每年需监管的演出场次约为13000场。为完善演出市场巡查责任机制,我们制定了演出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等制度性文件,成立了演出监管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营业性演出的审批资料收集核对、录入统计、监管排班等工作,全体队员都参与到演出市场的执法监督工作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有效确保演出安全。

  第三,创新形式,促进行业自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们文化执法工作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为方便日常工作交流,大队先后组建了歌舞、演出、互联网等行业微信群,通过微信工作群,开展执法服务交流和咨询答疑,搭建起与企业便捷高效沟通的信息化桥梁。

  为进一步提高大队法制化建设水平,大队还聘请了专职律师对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给予专业法律指导,通过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剖析等方式向队员讲解专业法律知识。而引进行业协会参与企业管理也是我们在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中的探索性做法。按照市场运行现状,我区先后成立了网吧、歌舞娱乐、互联网文化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等工作交由协会来实施,让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变为主动自我管理。

  扎根基层,做山乡广电人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张家弟

  巴中是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恩阳区是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区,位于大巴山深处,群山环绕,山高坡陡,全区有60%以上的边远群众不能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亟待丰富提升。为此,我们紧密结合脱贫攻坚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优化公共文化服务,4年时间成功实现了广播电视转型升级发展,优质广播“村村响”,数字电视“户户通”。

  第一,强基础,夯实广电惠民主阵地。2014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全域全面推进,恩阳对照“一低五有”、户“一超六有”标准,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建成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和地面数字电视主站1个、补点站10个,统筹有线电视、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等覆盖方式,消除信号覆盖盲点,实现数字电视“户户通”,全区现有数字电视和直播卫星用户12万余户。

  目前,正在实施数字电视标清向高清升级。建成区广播电视站和区、乡、村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农村广播“村村响”439个村1537个点,覆盖率达到100%。我们还以“微心愿”的方式,为1.5万户贫困户赠送电视“户户通”设备,免费为贫困群众送手机3000余部,为双目失明残疾人购买收音机400余部。

  第二,重管理,探索广电服务新机制。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让广播电视发挥最大的效益,我们探索出“三化四统一”管理服务模式,“三化”即服务网格化、业务扁平化、用户精准化,“四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验收。同时,我们实行区、乡、村三级联动维护管理,广播电视实现了长期通、优质通。

  在机构设置上,我们区设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乡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村设代办点,形成区县有管理机构、乡镇有网点支撑、村组有专人负责的公共服务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在管理营运上,实现了“五有、五落实”,即有机构、落实组织领导,有规划、落实建设任务,有设施、落实建设质量,有保障、落实专项资金,有监管、落实管理制度,确保规划有人做、项目有人推、问题有人管、故障有人修。

  第三,巧运用,满足群众广电新需求。我们尝试“广电+”新媒体与文化资源有机结合的新型模式,开通了“恩阳手机台”“微博”“微信”客户端,利用QQ群、微信群、自媒体等建立信息互通渠道,方便群众浏览和异地参与,了解时事要闻、惠民政策、家乡变化等情况,增强关注度、参与度和覆盖面。同时,为进一步将党的声音和各项重点工作决策部署传遍全区,我们将自编自演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三句半”、小品《我要脱贫》、家教花鼓《夸赞王老汉》和创作的廉政题材川剧《挂印知县》等搬上荧屏。

  为助推脱贫攻坚,我们在广播电视节目上开设《脱贫攻坚进行时》《农技知识讲座》《乡村大讲堂》等栏目,将农技知识、扶贫政策、医疗健康、法律普及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全区广泛播放,进一步提升了贫困群众农业技术知识、感恩意识和乡风文明。

  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服务队伍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镇综合文化站站长 吕祥峰

  近年来,南溪镇综合文化站结合乡村文化工作实际,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在建好相关文化服务阵地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打造群众身边的四支文化服务队伍。

  一是打造素质过硬的文化管理者队伍。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基层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培养一支有担当、有作为、有能力的文化管理者队伍。我站现有在编服务人员4人,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2017年,结合全省政府购买文化公益岗位的试点,我们又首开先河,特地在各村贫困户中间选配了14名文化协管员。除了监管农家书屋等工作之外,他们平日里主要活跃在百姓田间地头,在乡村收集整理、挖掘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编制群众所需要的文化服务订单,对接镇文艺团体开展针对性送文化进乡村活动。通过文化协管员这一公益岗位,既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也帮助他们树立起了生活自信心。此外,我站积极与县局对接,组织开展文化专干、文化协管员参加各类文化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业务能力,锻炼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文化管理员队伍。

  二是打造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队伍。南溪镇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习俗,造就了一大批爱好文艺的民间艺人。过去没有活动场地,大伙就今天到你家、明天到他家。2012年以来,在文化站牵头和指导下,南溪镇先后成立了金寨大别山农民之友艺术团、南溪红土地乐队、南溪凤舞舞蹈文艺协会、南溪书法协会等多个文艺团队。我们给这些文艺团队提供活动、排练、交流的场地,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赞助、民间艺人参加等多种形式,迅速吸引一大批文化热心人、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聚集到文化站,天天载歌载舞,文化氛围浓厚。

  三是打造热心奉献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我们把热心文化事业的乡村教师、企业家、民俗传承人、乡土能人、文化热心人和文化工作者组织起来,分类建立南溪文化志愿者基本信息数据库,分类组建130余人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南溪几位私企的文化志愿者,先后捐资捐物20余万元,连续举办了3届红杜鹃、4届南溪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节,还自编自导自演了3届乡土气息浓厚的南溪农民文化春晚,深受群众欢迎。我们还充分发挥“一镇十四将”和红四方面军发源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支红色文化志愿宣讲队伍,邀请徐海东大将之女徐文慧、滕海清将军之子滕江宁等一大批老红军、老将军后代,到南溪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传红色家风。

  四是打造发挥余热的新乡贤文化队伍。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乡土能人的助力。我站主动作为,积极联系退休干部、教师、退下来的老村干、本地企业家以及家族长辈们,充分利用他们广泛的人脉资源和地方影响力,请他们帮助文化站引进各级优秀文艺团体,指导和带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参与当地民间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在他们的带动下,当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了一批代表性乡土文化人才。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7日   20 版)

标签:文化;农牧民;文化经营;乌兰牧骑;欢乐;文化管理者队伍 责任编辑:蒋敏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