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特稿:新时代中国创新力驱动世界
2018年02月27日 22:06: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扫一个二维码,蒂姆·库克完成点餐、支付。让这位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印象深刻的,不只有生煎包的“美味”,更有“中国式”便捷消费的“美妙”。

  为一条创新链,西里尔·埃贝尔斯韦莱来到深圳。他创立的全球最大硬件孵化器HAX使华强北的硬件创新对接美国硅谷,助力上百个创业项目。

  用一颗卫星,安东·蔡林格与中国同行完成通话。对人类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这位量子物理学泰斗兴奋不已:“爱因斯坦一定会对此感到惊讶。”

  创新为核,惠民生、促发展、解难题,新时代中国用创新为世界提供更强驱动力。

  美好生活“智造”力

  双子塔高耸入云,独立广场绿草如茵。去过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人都会感叹这座城市的新旧辉映、东西交融,也会对这里的交通拥堵印象深刻。不过,这一“城市痛点”今年有望得到缓解。

  吉隆坡市政府不久前宣布引入“城市大脑”,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交通治理等领域:全市281个路口将借助红绿灯动态调节加快车辆通行速度;突发状况时人工智能系统可全局调控,开辟“绿色通道”。

  吉隆坡的“新能力”来自中国杭州。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城市大脑”已使杭州试点区域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了15%。

  “城市大脑”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创新应用层出不穷,并迅速涌向海外,为当地民众生活“赋能”。

  不仅如此,中国产品和服务在欧美越来越多地“被模仿”,例如在摩拜等企业抢滩国际市场的同时,外国企业也推出共享单车。

  “在报道全球创新的15年里,我从未见过硅谷如此关注中国对西方技术的影响,”全球创新研究专家丽贝卡·范宁为美国《福布斯》杂志撰文说,“‘拷贝中国’的新趋势常被论及。”

  创新应用看东方,反映出中国“智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共鸣。而企业创新活力勃发,离不开中国决策层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激励,对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的大力支持。

  经济发展新动力

  去年12月,库克在中国待了整整一周。这位苹果公司掌门人日程满满: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参观现代化精密制造工厂,感受新潮电竞手游,当然还有买生煎包——用在中国最常见的手机支付。

  库克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时专门谈到,“苹果之所以把最多的代工放在这里,是因为中国的技术和人才”。

  库克的话反映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不再坐吃人口红利,不再走粗放发展老路,而是靠提质增效、创新驱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

  纲举而目张。在决策层的大力推动下,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打造创新体系,打通“创新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优化科研经费配置,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制度藩篱渐次拆除,创新战略日见成效。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底发布的权威报告显示,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增量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等特征,更传递出创新驱动见效和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信号。

  创新驱动,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的标签,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2017年的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中国领导人为世界经济走出迷途“把脉开方”。

  登高而呼,应势而鼓。中国创新领潮争先,不断获得全球青睐。

  因为认定深圳就是硬件的“硅谷”,HAX创始人埃贝尔斯韦莱要求接受孵化的所有项目团队在那里待满5个月;因为倚重科研实力,通用电气将其在亚洲的首个生物科技园建在广州,西门子指定其中国分公司主导机器人研发……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消费、沟通和生活方式。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凯飒说,创新为全球带来经济、技术发展新活力,而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国正在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重大科研硬实力

  两只体细胞克隆猴“横空出世”,让中国基础科研在新年伊始就迎来高光时刻。“这是许多专家认为极难实现的重大技术突破。”国际细胞治疗学会主席约翰·拉斯科如此点评。这一成果,为许多疑难杂症的研究和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从墨子“传信”到北斗组网,从超算“发威”到“天眼”探空……近年来,中国在许多重大尖端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国际科研难题贡献力量。

  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布的一项指数显示,中国机构正引领世界高质量科研产出。在全球100家科研产出增长最快的机构中,有40家来自中国。

  世界领先的重大科研成果在中国不断涌现,背后是国家对重大原始创新和交叉学科领域不断加大的推动和支持力度。科技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快速增长,2012年为499亿元人民币,2016年已达到823亿元人民币。

  基础研究是创新源头,更是应对气候变化、重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人类共同命运面前,新时代的中国科研创新还将持续发力。

  目前,中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遴选工作已正式确定,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4个重大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已全面启动。

  同样将一以贯之的,是中国科研的开放性。《自然》杂志的统计显示,中外学者合著的论文比例逐年上升。这一权威刊物刊文说,未来10年中国科研的整体国际合作率将继续增加。

  几年后,世界还将看到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对各国科学家开放。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迪皮波称赞道,在向他国开放本国航天领域方面,中国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战略方针。新时代新征程,一个更为创新的中国,必将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新的驱动力。

标签:印象;新时代;新征程 责任编辑:洪慧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