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不是“不可救药”可能是“扶姿”不对
2018年03月30日 09:50:1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比起搬迁,他们更关心低保;平日爱打麻将,最近两年‘等靠要’思想特别严重,就是想要现金分红打麻将,不劳而获;每天三顿酒‘雷打不动’,醉醺醺无所事事;我做什么都不行,现在只能靠政府管我们了……”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然而,在一些连片的深度贫困区,仍然存在不少或“安”于贫困,或依赖他人,或垂头丧气的贫困户。这些贫困户究竟是“懒入骨髓”,还是陷入“因穷而要,因要而懒,因懒而穷”的恶性循环?深入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挖掘深度贫困现象背后的共同点,才能通过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措施,确保国家扶贫政策的“好钢用到刀刃上”。

  2016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300多万。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近1100万。前几年的脱贫攻坚进程中,容易脱掉穷帽的先脱了,越是留到后面的,往往贫困度越深,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越难啃。这一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扶贫一线干部要有心理准备,要认清这个客观规律。

  根据河北省的调查,深度贫困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一差、三重”。“两高”即贫困人口占比高、贫困发生率高;“一低”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一差”即基础设施和住房差;“三重”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重、因病致贫返贫人口脱贫任务重、贫困老人脱贫任务重。对照“两高、一低、一差、三重”的标准,看此次《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扶贫“硬骨头”现状,正是条条契合、样样难啃。

  换句话说,脱贫攻坚到了现阶段,尤其是面对那些深度贫困地区,一些脱贫措施没有像以前那样有效,推进进度没有像以前那样迅速,是正常的,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

  要清醒地认识到,越往后,“难啃”越可能是常态。只有充分预估到工作的艰难,将“难”作为一种常态,才不会错判扶贫形势,不会轻率地认为暂时攻不下来的贫困户“没有希望”。

  比如,有一类贫困户,曾经为脱贫致富做出过努力,却因为屡次失败的经历,心有余悸、自暴自弃。海南琼中的黎族老汉王成安就是这样,如果对他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会以为他只是个每天三顿酒的醉老头。其实,他也曾种过荔枝、种过橡胶,却都因为市场波动屡屡碰壁。可见,他绝非“懒汉”的典型,只要有好的扶贫政策的支持,有“真金白银”、正向激励的良性机制,在政策的帮扶下,就能激发贫困人群“弱鸟先飞”的追赶意识,让极贫村摘帽脱贫,共享发展成果。果然,在扶贫干部锲而不舍细心引导帮扶下,王成安终于养羊成功,信心大增。

  这也提醒我们,有些时候,不是贫困户“不可救药”,而是我们还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扶”的姿势不对。这进一步启示我们,脱贫攻坚工作越到后面越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工作越需要更细致,方法越需要更科学,措施需越要更精准,才能把那些“安”于贫困、意志消沉的贫困户唤醒,把这些最难啃的硬骨头啃下。(记者 刘晶瑶)

标签:脱贫;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低保;麻将;攻坚;贫困;帮扶;硬骨头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