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金赫 毕孝斌
5月10日,随着一声令下,5辆满载30名伤员的急救车辆奔驰而来,分类后送组的“全科医生”迅即而动,立即检诊伤员,进行伤情分类,按照病情轻重和致伤类别迅速分流到各个组室,紧急复苏、抢救手术、输血补液、收容处置、检查化验、洗消防疫有序展开,一场生命保卫战迅速打响。
第175医院野战医疗队开展训练。刘永瑜 摄
这里是联勤保障部队第175医院卫勤训练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现场观摩了这场扣人心弦的实战化救治演练,并参加“精武胜战的红十字”军营故事会,感受新组建联勤保障部队的新风貌。
在急救舱内,医疗队员正对危重伤员实施抗休克、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置。经过给氧、输液、输血、辅助呼吸等急救处理,伤员伤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手术舱内,两台手术同时进行,医疗小组运用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高频电刀等野战手术装备实施抢救。据了解,该舱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对疑难危重伤员远程实施会诊和手术指导。
正在为伤员进行手术。刘永瑜 摄
在抗休克室内,记者看到多名护士在火柴燃烧短短7秒的微光下,成功进行消毒及静脉穿刺,为伤员输液输血建立了通道。
现场观摩的许多网友发出感慨:从闽南之地的最美冲锋,到非洲丛林的救死扶伤,从朱日和沙场的千里救援,到小汤山非典的迎难而上,一七五医院,“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前线。”是扭住能打仗、打胜仗的关键一环。网友饶谨告诉记者。
在175医院的实战话救治演练现场光明网记者采访现场军医。何燕 摄
网友点子正说:“利剑淬火,刀锋磨砺,战场救护,灾害救援。一七五医院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一面旗帜。使中国红飘扬在国际红十字阵营,见证强军路走进新时代。”
该院医院政委杨洪良告诉记者,第175医院成立于1948年10月18日,组建于白山黑水,经历辽沈战役洗礼,转战大江南北,在枪林弹雨中参加过一系列重大战斗。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积淀形成了“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前线”和“死也要把医药送上前线、爬也要把伤员背下火线”的优良传统。
第175医院实战化训练。刘永瑜 摄
采访中,骨科医院副院长林斌告诉记者:2014年自己曾接诊过一名小有名气的“武教头”尖刀班班长,在一次实战化演习中,右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为他进行的手术虽然很成功,但术后由于肌肉长期缺乏有效煅炼,重返训练场后他的训练成绩大幅下滑。年底,还遗憾地离开了部队。作为一名骨科专家,看到战友因为训练伤而不能尽快重返训练场,我感到我们是有责任的。医生要会做手术、搞科研,但对于军医来讲,更要做到“科研要闻枪炮声,实验室要对接演兵场”。
该院军医翟文亮说道:2013年1月,我国第16批援助赞比亚军医组受命出征,我作为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对非洲、对赞比亚的印象,就像一首诗里写的那样,“一座座城市像岛屿一样浮起,又随着蚊虫与疫病消散,飘摇得比雾中的船只还要迷惘”。“他们是冲着五星红旗来的,在这里,我们为中国军队代言,无论如何也不能拒之门外。”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批批的中国军人,以铁肩担大义,以忠诚写华章,在非洲大地彰显大国军队的责任与担当。
第175医院卫勤小分队与陆航部队对接训练。刘永瑜 摄
在参观“精武胜战的红十字”院史馆时,网友高梦蝶激动的说: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无论是边关哨所,还是海外维和;无论是抗洪抢险,还是战场救护,都有中国军人最美逆行的身影。一边是家人的聚少离多,一边是对国家安全的使命担当,军人作出了无悔的选择。
听到《血脉在这里延续》的故事,网友左梦几度落泪:我很幸运生活在这么伟大的新时代,为人民子弟兵点一亿个赞!感谢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让我们有了岁月静好!
近年来,175医院建成全军首支“数字化卫生营”,实现战地救治的诊断、治疗、抢救等信息共享,救治率提高20%以上。他们在全军率先探索建立“前沿复苏手术分队集群”,直抵合成营、特战队、单舰艇等战术区域,高机动开展生命复苏、损伤控制手术,有效缩短了战场救治链条。他们先后多次与陆军某合成旅、某陆航旅、海军某舰艇进行卫勤对接演练,在近似实战环境中细化救治措施,使应急救治流程进一步优化,战时卫勤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视频来源:一七五医院)
[责任编辑:赵清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