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湍急,浊浪滔天,一片片房屋倒在了茫茫大水中。莆田新溪小学附属幼儿园19岁的幼师林丽萍抱着仅剩的顶梁柱嚎啕大哭,哭声淹没在洪水声中。
那一天是1999年10月9日,第14号台风袭击福建莆田,洪流冲出木兰溪河道,向着兴化平原肆虐而去。夜间,林丽萍所住的2层砖瓦房宿舍被冲垮,一侧墙体崩塌,她死死抱住柱子,直到次日凌晨5点35分才获救。
在这次台风洪水的重创之下,莆田全市倒塌房屋近6万间,被淹农田45万亩,近3万名群众寄居他乡,2万名学生被迫停课,直接经济损失达31亿元。
10月1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赶赴莆田指导救灾。在木兰溪决口的荔城区张镇村一带,面对当地干部群众,他语气十分凝重:“是考虑彻底根治木兰溪水患的时候了!”
科学治水:20年不懈努力,千年水患划上休止符
福建“五江一溪”(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赛江、木兰溪)中,木兰溪虽最短,水患却最频繁。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戴云山脉,干流总长105公里、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由于其上下游落差大、下游河道弯曲狭窄等自然因素,使其成为极易发生洪灾之溪。“十年大灾、五年中灾、年年小灾”,几乎是木兰溪下游人民的共同记忆。
“雨下东西乡,水淹南北洋。”这是莆田人民熟悉的谚语。自古以来,由于木兰溪下游南北两岸的兴化平原经常被一望无际的洪水淹没,当地人就用“南北洋”来形容这片土地。
为了下挡海潮、上灌良田,北宋年间,当地民间就在三批主修者的努力下,前后耗时20年成功修筑木兰陂。2014年,木兰陂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与都江堰并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文明双璧”。
木兰陂的出现,虽然促进了流域两岸农业发展,却没有彻底改变木兰溪年年水患的局面。随着人口增加、人类活动频繁,解放初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木兰溪水患再度猖獗,尤以地势平坦的下游流域为甚。位于木兰溪下游的肖厝村、下黄村地势低洼,每年汛期必定受淹。
早年以捞沙谋生的肖厝村村支书谢金坤熟知木兰溪河道地形,他提笔就是一幅“几”字型木兰溪河道图,肖厝村和临近的下黄村就位于弯道最大处。“以往,肖厝村村民世世代代靠天吃饭。”64岁的谢金坤回忆起往事,眼神里仍夹杂着不安,“早稻每亩收成比晚稻少150公斤,可年年水患,我们都不敢种植收成更好的晚稻。”
兴化平原是福建第三大平原,但即便坐拥肥沃的冲积平原,沿岸的村民却不敢种植晚稻,不敢种植栽培周期太长的经济作物,更不敢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只得每年掌握气候,种植早收获的早稻、不惧水淹的甘蔗、数月就能收获的蔬菜等。
当时的下游流域,每个村里不论男孩女孩,首要掌握的技能就是游泳,不论青壮老幼,人人都有躲避水患的经历,他们形象地称之为“逃大水”。
对于今年44岁的下黄村村民韩立新而言,“逃大水”是娘胎里的记忆和童年的阴影。“下黄村是木兰溪下游的低洼地带,而我家又位于下黄村的低洼处,村里人称之为‘海下’。”
1973年8月一次深夜,暴雨引发洪水,肚子里怀着韩立新的母亲就坐在平日腌咸菜的大木桶里,由父亲在水里推着,往高处转移。这种木桶直径一般1.5米至2米,高、宽均一米多,“逃大水”时,腌菜容器就成了逃生工具。到了1983年,一次台风又裹挟着洪水袭来,父亲要下地抢收作物,而9岁的韩立新只好和母亲一道冒雨徒步到城区的姑姑家避难。“风大雨大,没有雨衣,只能披着一片塑料布。父亲不在身边,一路泥泞,我害怕极了,那种恐惧至今难忘。”
连年水患,使得沿海农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朝不保夕,甚至连企业也深受其害。
1999年第14号台风带来的洪水致使郭氏鞋业的厂区被淹,水位最高处达1.6米,洪水退去后,淤泥20公分,大量原材料、机器被浸泡,损失数百万元,而郭氏鞋业1998年的全年利润仅1000多万元。作为莆田最早开办的民营鞋企之一,1989年创立的力奴鞋业也在1999年的台风洪水中受到重创,厂区水位最高处达3米,损失300万元,几乎相当于当时一年的利润。
水患,一度严重制约了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
其实,早在1957年,国家水利部就开始规划整体治理木兰溪。但是,由于木兰溪下游河道蜿蜒曲折,行洪不畅,裁弯取直,抗冲刷难度巨大,而且木兰溪属于沿海淤泥地质,在此基质上筑堤,无异于在“豆腐上筑堤”。所以,数十年间,经过5次规划、2次可研、3次即将上马,却一直未能开工。
1994年起,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沿海岸线组织开展“千里海堤”建设,1997年全面完工。人马未歇,便挥师西进58个山区县(市、区),沿着“五江一溪”两岸,修筑、加固一道“千里江堤”。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主管全省农林水工作,木兰溪治理的报告摆上了他的案头。
水患治理,科学为先。为此,习近平同志先后四次来到木兰溪现场调研,多次听取并实地检查治理方案和技术准备,强调一定要“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
“这种大型防洪工程,只有在前期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实施。”1999年时任福建省水利水电厅厅长的汤金华对记者说,“为了破解‘豆腐上筑堤’和软土抗冲刷的世界级难题,习近平同志特地请来了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终于找到了‘软体排’技术,并通过了水利部的技术鉴定。”
1999年,木兰溪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行洪河道被裁直为8.64公里,2011年,实现两岸防洪堤闭合、洪水归槽,防洪标准一举提高至50年一遇。其裁直比例创国内首例。同时以“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减轻对原有水生态系统影响,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河道水面,形成城市内湖,湖心水域面积超过700亩,不仅有效增加和提升了莆田城区水域面积和蓄洪能力,有效保护了下游20多万亩兴化平原、70个行政村和近百万人口,而且还丰富了城市生态内涵。
2011年国家水利部特别批准将木兰溪纳入“全国中小流域三位一体规划”,由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治理,这一年,福建省委省政府还特别批准“允许将木兰溪整治后纵深2公里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继续专用于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整治。2013年起,四期工程各段陆续开工,根据莆田市提出的“全流域防洪、生态、景观综合治理”方案,四期工程从木兰陂开始往上游拓展,将治理工程推向全流域。
据统计,木兰溪防洪工程累计投入近50亿元,50年一遇标准防洪堤段总长为37.4公里,占下游溪段的73%。自治理以来,木兰溪下游地区已超过10年未发生过重大洪涝灾害,历史上年年洪水泛滥的木兰溪变得温婉起来。
至此,莆田市彻底结束了“福建全省唯一一座洪水不设防的设区市”历史。
变害为利:唱响“水安全、水效益、水生态、水文明”之歌
20年的治理,木兰溪变了,成为了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水”、经济发展的“金银之水”、城乡繁荣的“安全之水”,和美丽莆田的“生态之水”。
水患消除,瞅准机会的张镇村村民何光亮行动了起来。今年61岁的他带着几个村民每人出资2000元入股,在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流转了30亩土地种起了火龙果。
“我们想种火龙果很多年了,经济价值比水稻高了不少。但是火龙果最怕水,早些年,年年遭灾,根本没法种。”何光亮笑了,他指着河道说,“现在木兰溪治理好了,这么多年几次台风暴雨都没成洪,我们才敢放心大胆地干。”
因木兰溪治理受益的还有下游涵江区10万亩良田。在多山的福建,10万亩平原实属难得,更何况是片适宜耕作的肥沃土地,因此当地人亲切地将其中3800亩主要耕作区域称为“三八片”。但木兰溪治理前,“三八片”耕地只能种植水稻,不能种植经济作物,而且产量较低。
涵江区农业局干部蔡秋英从事农业农村工作35年了,亲眼见证了木兰溪治理前后“三八片”的变化。“这里临近出海口,地势低洼,每年雨季时,海水涨潮,抵着上游冲刷而下的洪水,洪水无处排泄,便淹没这数千亩良田。”
木兰溪治理后,修筑了堤坝,拓宽了河道,流域内供“三八片”灌溉的白塘湖也在清淤后由385亩扩容至550多亩,旱时可引水灌溉,涝时可排水泄洪。没有了洪灾威胁,“三八片”水稻产量不断提高,今年早稻亩产量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700多斤提升至1100多斤。良好的水质条件还为周边群众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三八片”出产的甘蓝、西红柿等蔬菜由于品质好、污染少,远销俄罗斯等地,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每年农田收益增加2000多万元。
不仅“三八片”地区,木兰溪流域425平方公里的“南北洋”地区全年农业灌溉都得到了有效保障,直接促进了粮食产量提高,目前莆田全市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旱地变良田,每亩耕地效益从1999年的2000元升至2017年的7000元,涌现出利农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
受益的不止是农业。在木兰溪入海口附近的三江口镇工业园区,百威雪津啤酒厂找到了安全的发展空间,在2016年年底将原总厂、二厂一同搬迁至这里,投资45亿元,建成占地1200亩、年产150万吨的亚洲最大啤酒基地。而在治理前,不仅二厂曾因洪灾损失3780万元,新址坐落的三江口镇更是洪水、海水时常光顾的地区。在木兰溪中游的城厢区华林经济开发区,很多企业因为有了防洪工程,发展信心大增:1999年遭受重创,担心再度受淹不敢接订单的力奴鞋业,从员工200多人的小厂发展为占地89亩、员工1500多人、年产值4亿元的大企业;而摆脱了水患阴影后,郭氏鞋业则加速发展,如今成功转型为涵盖地产、酒店、大卖场投资等多种业务的集团公司。
得益于木兰溪治理,曾经水患不停的“洼地”蜕变为经济发展的“高地”,有力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有新规划的兴化湾南岸、仙港工业园等一批园区,全市工业园区面积也从1999年以前的19.39平方公里拓展到现在的170平方公里,为承载大项目、好项目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HDT高效太阳能电池、百威雪津、永荣CPL、华峰新材料、三棵树涂料、才子服装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竣工投产,其中投资超百亿项目6个、10亿元以上21个,为莆田加快赶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莆田GDP突破2000亿元,比1999年增长7倍多;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比1999年增长15倍多。
木兰溪的治理,不仅为莆田带来了“水安全”和“水效益”,还带来了“水生态”和“水文明”。莆田史上有蒲草丛生之说,与水共生、依水发展,城市沿溪而建、百姓伴水而居。治理后,莆田开启了城市沿溪跨溪、东拓南进的新时代,大幅拓宽了城市发展空间,建成区面积从1999年的28平方公里扩展至93.5平方公里,由此推动莆田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市”。在此基础上,5年来,形成了10大新产业,人均GDP增加近3万元,城镇化率从12%提升至59.6%。水资源利用方面,治理之前,莆田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1/2、全省1/3,如今全社会年用水量供需实现了基本平衡。
经济社会发展之下,对木兰溪的治理也由前三期的防洪工程,转为第四期全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由“裁弯取直”的旧河道和支流、内河组成了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与木兰溪互联互通,形成“城市之肺”,且水面率达15%以上,为全省独有。为保障完整的生态水循环系统,莆田市还出台了《木兰溪流域生态补偿办法》,生态综合整治干流河道比例超过70%;建成了全省工艺最先进的闽中污水处理厂及一批配套管网,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率92%;全面打造出木兰溪沿岸百里风光带,让现代水利文明与木兰陂古代水利文化融为一体。
围绕木兰溪治理,20年来,历届莆田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水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份规划用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地做好四期治理工程。木兰溪全面实现了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
2012年,莆田市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2014年,莆田市被列入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2016年,木兰溪成为福建省“万里生态安全水系”建设样板;2017年,木兰溪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家乡河”。
站在木兰溪沿岸的防洪景观带上,一侧是悠悠溪水,脚下的堤岸铺着塑胶跑道,跑道两旁沿线种植着花草树木,村民们时常在这里背对斜阳散着步。如今的下黄村,户户村民都搬进了钢筋水泥的楼房,村民有的出租房屋,有的从事电商,有的做些小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肖厝村则在原址上建成现代居民小区——“肖厝佳园”,村民们全都住上了高楼。
村民韩立新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夫妻两人经营着鞋材生意,家庭年收入20多万元,生活殷实。
“咱们家原来的田就在溪边,每年都会被淹,爸爸小时候也非常害怕这条常常发大水的木兰溪。”指着平静的木兰溪水,韩立新对着5岁的女儿说,“现在的木兰溪越来越漂亮,你们再也不用为洪水担惊受怕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