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气候变化加剧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
2018年11月07日 08:39:23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唐 婷

  “气候变化一方面导致我国北方河川径流和地表水资源减少,另一方面温度上升使得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刚性需水增加。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表示。他是在6日召开的第8届“基于全球水文实验与观测数据的水流情势研究”(以下简称FRIEND)国际会议上做这番表述的。

  通过对比1980—2012系列与1956—1979系列全国大江大河主要控制站河川径流变化,张建云指出,我国河川径流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减少明显。径流减少的同时,黄淮海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也明显减少。未来全国水资源量可能进一步减少,总体上可能偏少5%以内。

  与此同时,用水需求却在增加。张建云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地表温度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温度的上升带来了用水需求的增加。以农业灌溉用水为例,据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对气候变化敏感系数分析,温度上升1℃,农业净灌溉需水将增加约1%—3%。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水资源管理应由综合管理向适应性管理转变。张建云建议,一要节水优先,加强需求侧管理,减少水资源的刚性需求;二要提升水资源供给能力,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形成丰枯互济的国家水网;加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三要加强水资源利用多目标安全与风险评估,实现多目标的协同管理和风险调控,保障协同发展。

  面对变化环境下的全球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观测手段、提高预测预报的科学水平,组织开展水文重大课题和技术装备的联合攻关,提升水文支撑保障能力。

  “要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水文业务中的深度融合,提高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能力;推进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加快水文可视化、智能化发展。”蔡建元强调。

  (科技日报北京11月6日电)

标签:水文;河川径流;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观测;地表水资源;研究院院长;北方地区 责任编辑:杨静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