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训为名、欺诈为实的所谓的“培训贷”是已被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叫停的“校园贷”的变相升级。《中国青年报》近期曝光的多起“培训贷”事件中,有的受害学生没日没夜地打工赚钱还贷,学业和日常生活被严重耽误。令人气愤的是,这些借贷平台往往打着“兼职”“创业”“助力成功”等名义,受害者原以为自己幸得贵人相助,没想到却掉入一个个精心设置的陷阱。
今年4月以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多个预警,旨在提醒广大学生各类“培训贷”“回租贷”中有陷阱,一些非法机构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进行催贷,严重危害广大学生安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一再告诫广大学子“天上不会掉馅饼,远离不良校园贷”。
值得注意的是,从多起案例看,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更容易成为各种“套路贷”的受害者。在笔者看来,这正是非法机构找准贫困生的弱点,有针对性实施的犯罪行为。
首先,贫困生在物质上较为匮乏,家庭难以提供金钱和物质方面的支持,进入到大城市念书后,面对身边同学的高消费,心理落差往往较大。在工作难找、收入偏低的就业环境下,一些贫困生受“成功学”蛊惑,以为轻松就能创业成功。这种急于求成的焦虑心态,便给了各类“套路贷”乘虚而入的机会,不法分子诱导或是逼迫受害大学生在各类贷款协议上签字。原以为可以通过贷款迅速改变命运的这些年轻人,却不知自己要面对的往往是无法承受的巨大金融风险。
其次,贫困生警惕意识较弱,也是促使他们容易落入陷阱的因素。不少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前接触的网络信息不多,大众媒体上传播的各种金融、互联网诈骗的新闻,以及网络舆论场上反复讨论的那些“套路”,一些贫困生却所知甚少。而且,他们往往性格淳朴,对社会的复杂性、人性的阴暗面缺乏辨识能力。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贫困生更容易上当受骗。
而且,贫困生的家庭教育中往往缺乏这类涉及钱财的安全教育,甚至一些贫困家庭的家长,自身就不具备安全意识。在法律知识和金融常识都不具备的情况下,遇到“套路贷”机构的花言巧语,贫困生很容易就会掉坑。还有,他们的权益被损害后,维权之路往往也格外艰辛。
因此,要防范“培训贷”陷阱,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严格学校的管理,都十分必要。
首先,校方应当加强管理。有些借贷平台在校园里公然“开讲座”,或是借用传销的“套路”,通过“师哥师姐”拉“学弟学妹”下水,让最可信赖的“同学”成了诈骗链条中的一员。到学校里发传单,他们在校方眼皮底下开讲座,这些人在学校里是怎样一路畅通无阻的?
有些人认为只要让学生学习好、稳定就业,就万事大吉了,不太在乎学生可能遭受的权益受损的风险,而一旦危机产生,有的校方往往又拿不出切实的帮助和建议,甚至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这些管理上的薄弱之处,给不法分子在校园内大肆行骗开了方便之门。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苛责校方的管理问题,毕竟,当前各种名目的“套路贷”实在花样繁多,手段刁钻,为了能欺诈天真的学生们,往往动用各种“套路”,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贪婪”“从众”等人性的弱点,大肆开展心理上的攻势。从既往情况看,培训的一大“套路”就是动用“饥渴销售”“打压销售”等手段。
因此,在学校加强管理和教育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自我警惕意识,对各种销售“套路”有警惕心理。我们都知道,营销手段有很多,但只要合法、合理,就不会被外界批评,不会被法律追责。判断合理与否的准则,就是看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以假乱真的问题。“培训贷”在这方面堪称“套路之王”,其往往用很低的准入门槛来诱导受害者加入其中,并不断地给他们“盼头”,但永远不会兑现最初的高承诺,却也不会把他们逼走,就这样,受害者一步步陷入欺诈的泥潭。比如,一些所谓的“零门槛培训”实际上要还贷款,一些培训公司的“老师”严重缺乏教学资质,打着帮助就业旗号的“培训”却教人伪造简历……这些荒唐的手段最终走向的只能是诈骗。
有的受骗学生向警方报案后得不到及时立案调查,有的求助教育、工商等行政部门,却又被告知不归他们管,陷入贷款的学生想及时抽身并非易事,时常要面对被催债的麻烦。
对于“套路贷”坑害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行为,社会各界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让那些阴影里的“套路”被阳光照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