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题:记者来信:警惕“评奖生意”
新华社记者姜琳
临近年底,市面上各种评选、评奖活动便多了起来。北京一些宾馆酒店天天爆满,不同行业的颁奖大会、论坛峰会轮番登场。特别是互联网、新经济领域的评奖格外多。
记者近日在一家酒店大堂显示牌上看到,评奖会议有六七场,其中至少三场有关“互联网+”。走进去看,都是先请专家高谈阔论,再由获奖者粉墨登场。酒店工作人员表示,这还只是开始,接下来两个月评奖会更多。
从名称看,无论是“创新领军奖”“风云创业奖”,还是“数字创意大赛”“移动互联创新大赛”,这些评选不仅奖项相近、形式也如出一辙。获奖者数量往往还很多,少则五六十个多则上百个。除了个别获奖者略有耳闻,其他获奖者都不知从何而来、为何得奖。如此评奖,不仅权威性堪忧,而且劳民伤财,不少甚至变成了“谁花钱谁得奖”,导致市面上出现了“评奖生意”。
据企业反映,经过清理整顿,政府部门组织的评奖这几年确实很少了,但是社会机构举办的、打着行业协会和官方背景“擦边球”的评奖比赛数量猛增。举办方根本不挑企业大小,就连大学生创业团队都发邀请函。有的还要求提交个材料,有的干脆连获奖者介绍都省了,只要交钱就能给一块牌子,挂在公司网站上或办公室里,挺亮眼。
表面看,如果企业自愿参加,举办方和参赛者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而评奖项目过多过滥,不光浪费社会资源,还会失去评选的权威性,贬损了荣誉。企业拿买来的荣誉忽悠消费者,更伤害了社会诚信。当前全社会大力倡导创新创业,通过一定的比赛选拔人才、激励企业很有必要。但竞赛评选不在多、贵在精,贵在公平公正、设置科学,能办得“叫好又叫座”。
就拿“双创”领域来说,近年来持续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将创新“火种”撒入诸多年轻人心中,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再比如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连续11年吸引近700万人参与。今年还特意将总决赛变成开放式的“数字科技文化节”,由此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带动更多创新创业和经济发展。
对于行业协会,应坚决不搞以敛财为目的的评选,不能“戴市场的帽子,收企业的票子”。企业也应爱惜羽毛,真正参与一些让自己长见识、增才干的竞赛。
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不参与花钱买奖、坚决不“买奖”,同时,买来的“奖牌子”在现实中换不到任何好处,“评奖生意”“评奖经济”荒诞现象才可能消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