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来自春运“幕后岗位”的体验:为亿万旅客平安温暖
2019年01月23日 08:04:14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 赵展慧 韩鑫 陆娅楠

铁路上水工每天要参加百余次“拔河比赛”

我给高铁“喂饱水”

  “吃早饭了吗?”

  春运首日,到北京南站上水车间报到,车间党支部书记梁华、作业指导曹宁、班组线长许仲河不约而同地都以这句话做了开场白。

  本以为这是类似老北京“您吃了吗”的客气话,谁知梁华笑眯眯地说:“我们这是体力活,一根水管至少30斤,每位上水工一天要给120节车厢上水,一天下来的步行距离超过45公里,相当于绕北京三环一圈。全车间80人,一个女员工都没有。”

  一旁的许师傅也抿着嘴直乐:“我们早饭至少俩大馒头,有时候仨!”

  “别小看女同志,我干起活来不惜力!”套上绿色警示马甲,戴上橙色绝缘手套,拎上长棍似的水井钥匙,我表起了决心。

  上水车间是北京南站作业强度数一数二的部门。每列高铁进站,都要由上水班组将水箱注满。旅客在高铁上喝水、洗手、冲厕所,都离不开水箱里的水。

  “每个班组4个人,每个人管4节车厢,每列车停靠站的时间不到20分钟,上水时间最短只有15分钟,能不能把每列车的水箱注满,对上水工是很大的考验。”梁华说。

  平均下来四五分钟灌满一车厢水,很难吗?我心里嘀咕,要求赶紧上岗。

  4个人排好队,走进站台下的股道,温度立马比站台低了不少,穿堂风拂面而来。走到工作的水井前,许师傅再次叮嘱我,高铁进站时千万不要动。

  不一会儿,“复兴号”隔着一臂距离呼啸而来。我口中一遍遍默念工序:“打开列车注水口,折弯水管防出水,拧开水井龙头放水,拖走水管,接入列车注水插口,观察水箱,溢水拔管,折弯水管拉回……”

  然而,知易行难。真正操作起来,可谓一波三折。

  第一次作业,我居然拧不开水龙头,管子又插不进注水口,冰冷的自来水反溅了我一脸,急得我大喊“师傅、师傅”,全程以手忙脚乱终结。

  第二次,前半程相当顺利,可我拔下水管时,忘记了水管口要朝外,手劲儿一松,水管里的水喷涌而出,鞋裤全湿。

  第三次作业到一半,恰好站铃大响,我吓得以为列车即将出发,匆忙拔管回撤,连注水口挡板都忘记盖上,幸好许师傅在身后补救。

  第四次,看到井口石板结冰,我却心急去拉水管,要不是趔趄时被许师傅扶住,差点摔了一大跤。

  第五次,水井距离列车注水口居然有15米,我咬紧牙,双手握住水管,又拖又拽,才走了一半距离,就感觉虎口发酸、双臂打颤,水管仿佛千斤重担,我则像在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拔河比赛。这么冷的天,帽檐下的前额都被汗水浸湿了。

  等到中午,今年首次参加春运的17辆编组“复兴号”进站时,我小臂在抖、大臂发酸。蹲下打开列车注水口,我发现里面还有挡板,上水工必须一手掀着挡板,一手插水管。可是此时,我双手拽水管都得靠强撑,看着15米远的水井,我只能眼巴巴地再次向许师傅求助。

  回到休息间,我一脸沮丧,曹宁安慰我,“这里每个人第一次上班时都挺狼狈,没有一个人没在冰上摔过跤,一年下来,至少要换三双鞋。”

  我连连点头,“许师傅,你们干一天活,不仅是走一圈北京三环,还是连续参加120次拔河比赛啊,这耐力可真不一般!”

  许师傅笑而不语,一旁的组员说,“你还没体验夜班吹管呢!只要夜晚温度低于零下8摄氏度,咱们车间就要增加一道夜班,4个人把全车站408个水井的水管都吹一遍,把15米长水管内的存水吹回去,防止冻冰。要是冻住了,整管都要被截掉,那这个井对应的车厢可就没水用了。以后,17辆编组的高铁多了,咱们要吹500多个呢!”

  春运期间,北京南站每天要开行约250列高铁,没有这些既是“大力士”又是“大肺王”的上水工,哪有高品质的春运旅途!我看着许师傅,一脸崇拜。“您说,乘客知道他们在高铁上用的水、喝的水,都是咱们费劲巴拉地送上车的吗?”

  许师傅抿嘴笑道,“知不知道有啥重要。咱们知道大家暖烘烘的回家路有咱一份力就行了!”(人民日报记者 陆娅楠)

标签:春运;大巴;航空;检票;铁路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