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食品安全科普,究竟应怎么做
专家“把脉”:科研成果一旦夸大或成为“辟谣靶子”
2019年07月22日 10:06: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邱晨辉

  “我们的食品专家在解读自身相关研究时一定要克制——如果将一个科研成果进行了夸大化的解读,行业专家人士很可能会把你和你的成果作为一个‘辟谣靶子’,如此一来,科研成果的‘科普效果’适得其反!”

  在近日举行的“社会共治与资源共享”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研讨会上,食品与营养专家云无心亮出这一观点。

  当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副司长梁钢表示,我国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和资源共享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食品安全信息的触及层次还不够深,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力量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动,食品安全信息资源标准不够统一,数据资源的共享和融合还存在难度,等等。

  “食品行业的科普,究竟应该怎么做?”与会专家学者纷纷抛出这一问题,并通过食品安全预警与风险交流等话题来试着解答。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刘昊宇说,我国的食品市场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S型,从长期关注底部的价格竞争,到适应中等收入群体崛起及年轻一代多元化需求的价值竞争,“安全与健康”既是必须关注的主题,更是产业价值的增长点。

  在历经40年改革开放后,我国食品工业已经进入了安全与健康并行的时期。“风险交流是短板,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加剧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渴望。”刘昊宇说。

  按照他的说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食育与科普的四个关键点:“有人”——首先是专业的人,以科普的语言表达专业的话;“有势”——将和平时期的科普和危机结合起来;“有声”——要有话语权,就要形成科技界的同盟军,媒体要传递科学正能量;“有为”——要将食育、科普工作落到实处,让消费者受益。

  他以其中的“有人”和“有声”为例,自2013年11月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就承接了原食药总局食品安全风险解析项目。该项目由最初的每周针对食品安全突发热点的解读,逐渐发展成为以风险预警为特征的潜在风险解读和消费提示。“以院士、学科带头人为主体形成的‘学术界共识’,争取每一期解析观点的专业严谨和基本上的‘无可辩驳’。”刘昊宇说。

  “食品行业要怎么去做科普才有效?第一就是言必有据!”云无心则以10多年的科普经验,以自身独特视角提出了行业做科普的方向。

  “这个‘言必有据’的‘依据’从哪里来呢?”云无心说,一是国家标准;二是权威机构指南;三是高等级学术论文。

  他还提到,企业不要把目光局限在自己身上,做科普的目的是促进行业的发展。对一个企业而言,做科普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即在企业还没有发生危机的时候就应该与公众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

  云无心提醒,在做科普时,企业在与科普人士、科普媒体、科普平台合作时,应尊重专业性。

  当天,日本横浜合味道纪念馆馆长、原日本方便食品工业协会食育推进委员会委员长筒井之隆就日本的食育经验进行了分享。他说,日本食育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卫生、农业、教育等多个政府部门的支持——2005年日本政府制定了世界上首个食育基本法,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让该国国民掌握正确的食品饮食习惯,以促进国民身心健康。

  “食品安全既是生产出来的,又是监管出来的。时下,要通过食品安全预警与风险交流,使监管部门、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学会与协会、专家学者和消费者之间,增强理解和信任,缩小各方信息认知差异,动员各界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梁钢当天再次强调这一点。

  他举了一个例子: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53期抽检信息,地方监管部门主动发布了2400期抽检信息——通过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在满足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也让公众用脚投票,倒逼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这也让他进一步看到了食品科普和信息公开的力量。梁钢希望社会各界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信息传播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最终达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标签:科普;食品安全;科研成果;食品安全信息;科普效果;食品专家 责任编辑:金林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食品安全科普,究竟应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