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云隙,洒在一架在空无人机上,反射出青白色的冷光。
“天鹰,打击1号敌车。”地面,联合演习现场,指挥官发出临机指令。此刻,几百双眼睛注视着无人机实时回传的画面。
空军航空兵某团开展无人机夜航训练(2022年6月26日摄)。新华社发(孙晟轩 摄)
千里之外的无人机操控方舱内,飞行员优选航线、调整角度、锁定目标……导弹从机翼下轰然“出鞘”,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大地微颤,尘烟骤起。
精准命中!作为察打一体无人机部队,空军航空兵某团又飞出“胜战时刻”。从当年雏鹰出壳到今日羽翼渐丰,他们向着“察打先锋”目标再进一步。
2020年八一前夕,习近平主席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指出,要加强无人作战研究,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加强实战化教育训练,加快培养无人机运用和指挥人才。
团长谢豫壮志满怀:“我们一定紧盯前沿、向战而飞,提高无人机侦察打击效能,推动新质战斗力加速提升!”
空军航空兵某团机务人员进行无人机起飞前准备(2022年8月7日摄)。新华社发(刘载誉 摄)
换羽腾飞
这支无人机部队组建之时,国内军用无人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还不多。而世界军事舞台上的无人机,已经在多场局部战争中发挥作用。
追赶超越,成为开拓者的使命。
“察打一体无人机兼具战场监视侦察与目标打击功能,在节奏快、强度高的信息化战争中具有强大的作战效能。”团参谋长余瑞超对无人机的效用信心满满。
从飞有人机到飞无人机,一字之差,对飞行员来说却是全新出发——以前能用身体感知到的飞行态势变成了屏幕上抽象的数据;无人机的功能定位和使用场景完全不同于有人机,战术战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部队边组建边奔赴院校学习理论,到工厂跟研、跟试、跟产,决心“杀出”一条路子。
余瑞超说,他们把能找到的资料翻了一遍又一遍,把无人机机舱电路图画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每一间办公室的灯都彻夜长明。
几个月后,《训练标准流程》《战机维护手册》等几十项训练管理手册编印。捧着自己写的“教科书”,他们实现“当年接装、当年实射、当年形成战斗力”的目标。
空军航空兵某团机务人员对无人机进行维护(2022年7月29日摄)。新华社发(孙晟轩 摄)
跨越发展
近年来,人民空军不断优化力量结构,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新质战斗力的代表,这个团的武器装备也迎来更新换代。进一步增强战斗力,成为全团官兵的目标。
研究新型作战资料、分析无人机参与局部战争的战场案例、探索创新无人机战术战法……随着无人作战研究和训练的不断深化,官兵们的胜战底气越来越足。
空军航空兵某团无人机飞行员开展合同战术研究(2022年8月25日摄)。新华社发(刘载誉 摄)
空军航空兵某团机务人员采集无人机数据(2022年7月12日摄)。新华社发(刘载誉 摄)
一场联合演习,红蓝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之际,副团长蒋海鹏主动请缨,他和战友们操纵无人机准确侦察到“敌”前沿及纵深目标。受领打击命令后,蒋海鹏操纵无人机锁定目标、精准出击,并抓住机会果断呼叫有人机火力支援,重创“敌”军。
“这不单是技术上的配合,更是作战样式的改变。”蒋海鹏说,有人和无人相结合的空中作战力量体系,既发挥了无人机隐蔽接敌、精确侦察的优势,又提高了有人机的打击效率,是体系作战中战斗力的新增长点。
在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这个团创新组训模式,作战单元从团战斗队“裂变”为数个营战斗队。体系要素的高度集成,催生出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依托强大的人才队伍,这个团可以同时赴多地执行任务,成为“临机召唤,召唤即打击”的空中新锐。
空军航空兵某团开展无人机飞行训练(2022年7月5日摄)。新华社发(孙晟轩 摄)
“智”胜未来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化,发挥“智”的力量成为打赢未来战争的发力点。
一次演习,副大队长邓亚书操纵无人机打出了发发命中的成绩。“临机指定移动靶标,还能不能打中?”面对考验,邓亚书依托无人机的智能系统,很快就完成了针对打击目标的航线和角度方案,随即操纵无人机,又一次精准命中。
“这既是练出来的,也是算出来的。飞行员的头脑,加上无人机深度学习的‘外脑’,让战场态势分析、数据计算更加高效。”邓亚书说。
收集部队战训装备难题,与科研机构和工业部门协调解决;对战场数据进行优化运算,进一步提高无人机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研究人员和一线飞行人员、保障人员深度协同,为“智”胜未来按下“加速键”。
一幅巨型地图上,标记着官兵们飞巡边防海疆的航迹。在无人作战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官兵们瞄准打赢,接力奋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