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21日起,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即可预约办理。具体办理时间为2024年3月1日至6月30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的公告,有汇算初期(3月1日至3月20日)办理需求的纳税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2月21日后通过个税APP预约上述时间段中的任意一天办理。3月21日至6月30日,纳税人无需预约,可以随时办理。
一年一度的个税“多退少补”,关系到每个人的收入。那么,哪些人可以优先办理年度汇算?又能享受哪些税前扣除?需要确认哪些信息?一起来了解下。
图源个税APP截图
哪些人可以优先办理退税?
根据公告内容,对符合汇算退税条件且生活负担较重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提供优先退税服务。独立完成汇算存在困难的年长、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出申请,税务机关可提供个性化便民服务。
此外,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在3月1日前离境的,可以在离境前办理。
汇算开始前,纳税人可登录个税APP及网站,查看自己的综合所得和纳税情况,核对银行卡、专项附加扣除涉及人员身份信息等基础资料,为汇算做好准备。
纳税人可优先通过个税APP及网站办理汇算,税务机关将为纳税人提供申报表项目预填服务;不方便通过上述方式办理的,也可以通过邮寄方式或到办税服务厅办理。
选择邮寄申报的,纳税人需将申报表寄送至《公告》确定的主管税务机关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公告的地址。
办理汇算可享受哪些税前扣除?
对于纳税人来讲,最关心的还是能享受哪些税前扣除。
值得注意的是,有四项在2023年发生的税前扣除,纳税人可在个税汇算期间填报或补充扣除,分别为:
1.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符合条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
2.符合条件的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3.符合条件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
4.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以及赡养老人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均提高了1000元。纳税人已经填报享受2023年度“一老一小”扣除的,无需重新填报,信息系统将自动适用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图源中国政府网
虚假错误填报将被监管提醒
事关个人利益,办理个税汇算需认真对待,切勿虚假申报。
近几年来,税务部门在核查中发现,小部分纳税人通过虚假、错误填报收入或扣除,以达到多退税款或少缴税款的目的。
对于不按照规定填报专项附加扣除的情形,比如存在夫妻双方各自按照100%比例填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或者篡改证明资料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等,一经发现,税务机关将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站或者扣缴义务人等渠道进行提示提醒,按照“首违不罚”原则免予处罚。对拒不更正或者不说明情况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将暂停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只有在按规定更正相关信息或者说明情况后,才可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由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纳入到个人信用管理,这意味着,如果不按规定补缴差额税款和滞纳金,会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办理汇算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纳税人都要办理个税年度汇算。
纳税人在2023年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办理汇算:
1.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
2.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3.已预缴税额与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
4.符合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而符合“已预缴税额大于汇算应纳税额且申请退税的”“2023年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汇算需要补税金额超过400元的”其中情形之一的,就必须要办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