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计划,就是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的项目。今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国发布了4万多个基层岗位,预计8月底前完成全部招募工作。下个月,这些新招募人员就将奔赴各地基层一线。为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基层,“三支一扶”人员可享受当地事业单位同等工资水平,并落实社会保险、安家费等保障政策。随着新一批青年即将奔赴乡村振兴一线,这支青春力量将如何为基层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支一扶”计划,是我国的一项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在安徽省铜陵市,今年共招募27名“三支一扶”人员,涵盖支教、支医、支农等多个岗位。铜陵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负责人何成树表示,目前笔试、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工作基本完成,预计8月底招募工作全部完成。
“三支一扶”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在相关领域施展才能创造了条件。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中不仅实现个人价值,更成为推动基层各领域发展的有生力量。两年期满考核合格后,“三支一扶”人员可带编进入基层一线事业单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除了安徽,今年“三支一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创新举措。今年“三支一扶”计划首次提出,依托现有对口支援关系,由对口支援省市积极配合受援地发布招募公告、组织招募考试,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西藏、新疆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张文淼表示,今年招募选拔工作继续服务国家战略,向脱贫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倾斜。
从报考条件看,大部分省份将年龄上限设置为30周岁,将毕业年限放宽至毕业三年内,云南、内蒙古允许四年内毕业生报名。那么,“三支一扶”计划具体包括哪些岗位呢?毕业生一般安排在乡镇基层单位服务。各地将择优推荐担任基层单位团委副书记、河(湖、林)长助理、农业技术服务站(所)长助理、基层供销社主任助理等。
了解了岗位设置后,大家最关心的可能就是待遇问题了。那么到基层服务待遇怎么样,有哪些保障?为破解艰苦边远地区“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各地纷纷提高待遇保障水平。“三支一扶”人员的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照当地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人员转正后的工资水平确定。中央财政按照东部地区每人每年1.2万元、中部地区2.4万元、西部地区3万元(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4万元)和一次性安家费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待遇保障只是吸引人才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为服务期满人员提供发展通道。服务期满能得到哪些政策支持?各地应对服务期满留在基层的人员,在职称评定、进修学习、人才项目选拔等方面优先支持,对在基层表现优秀的按规定积极推荐纳入相关表彰奖励项目。江苏省人社厅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处处长赵新明介绍,服务期满后,可享受考研加分、公务员定向招录、基层事业单位专项招聘、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
事实上,毕业生经过两年锻炼,熟悉基层情况,对群众工作方法有所掌握,留在基层能很快适应工作。张文淼介绍,截至去年底,“三支一扶”计划累计向基层选派了60万名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超过八成人员继续留在基层。促进期满人员流动发展的主要政策取向,是畅通基层服务单位留用渠道,促进更多“三支一扶”人员扎根基层。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