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中国 正文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成绩瞩目 2060年PM2.5浓度值有望降至个位数

字体:
— 2025—
09/07
11:20:14
2025-09-07 11:20:14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蒋晓平 郝亮

  今天(7日)是“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今年的主题是“为空气赛跑”。日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主办的“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

  联合国官员指出,空气污染是当今时代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空气污染不分国界,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大气层,确保人人享有健康的空气。曾经,北京还是全球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但现在,它已跻身全球最清洁的首都城市之列。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 常启德:中国已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为生态环境改善筑牢了制度保障。不仅搭建起与社会各界、私营部门、国有企业的合作桥梁,更推动曾经存在污染问题的企业参与其中,所有参与方凝聚共识、同向发力,以“为儿童、成人及全体民众营造更优环境”为共同目标协同行动。北京的实践无疑是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成功典范,为全球同类城市提供了宝贵借鉴。

  有关专家指出,十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增长了69%,但PM2.5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气数减少了92%。中国在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中,仍然大幅改善了空气质量,这一成绩的取得,举世瞩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贺克斌:我们用的改善时间是非常短的,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专门对比了一下中美的情况,用的PM2.5浓度的降幅,在同样一个降幅下,我们7年的降幅相当于美国历史上30年,所以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

  2060年我国PM2.5浓度值有望降至个位数

  在“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宣传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还介绍,我国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已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据估算,到2060年,我国PM2.5的年平均浓度,有望从现在的每立方米二十几微克降到个位数。

  贺克斌指出,我国从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淘汰落后产能、整治工业燃煤锅炉、清洁替代民用散煤、“散乱污”整治以及淘汰黄标车等措施,使大气污染防治实现了历史性变革,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迅速下降,全国PM2.5的平均浓度已从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4年的29.3微克/立方米。

  未来靠末端治理的减排潜力虽然会变得越来越小,但“十五五”和“十六五”中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持续推进,电力、民用和交通等部门能源结构不断转型,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很大。到206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低碳能源转型,以煤、油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将得到根本改变:

  •   一次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高达72%;

  •   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70%以上;

  •   工业部门终端煤炭消费比例低于15%,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0%以上,民用部门能源全面清洁化。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又会带动PM2.5和臭氧等大气污染物进一步下降。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贺克斌:我们做过一个这样的估算,就是按照这样一个进程走到2060年的话,“双碳”会带动我们的PM2.5的浓度,从现在全国平均二十几微克/立方米能降到十微克/立方米以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环境责任编辑: 黄泽杭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