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2

重庆洪崖洞两天10万人“打卡” 网红景点何以异军突起?

编辑:周舸
导 语

在各个景区都是人山人海的五一假期,重庆洪崖洞凭借自身强大的网红属性,毫无疑问地脱颖而出,成功占领热搜。

8.png

  洪崖洞景区。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5月2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周舸)最近,在抖音上走红的重庆大量网红景点再次成为焦点。穿楼而过的轻轨、《千与千寻》现实版洪崖洞、空中巴士长江索道……“3D魔幻城”吸引着海量游客前来打卡。

  在各个景区都是人山人海的五一假期,重庆洪崖洞凭借自身强大的网红属性,毫无疑问地脱颖而出,成功占领热搜,成了今年五一你能在微博上看见的最挤的地方。

0.png

  网络图片

  “网红”洪崖洞 两天10万人“打卡”

  今年“五一”假期,重庆市中心仿古商业街洪崖洞变身“网红”景区,假期前两日近10万游客前来“打卡”。在夜晚游客高峰期,当地增派400余名干警维持秩序,还将景区周边机动车道临时改成人行道,蔚为壮观的游客大军也让“网红”洪崖洞“更红”。

  重庆洪崖洞位于嘉陵江边千厮门大桥旁,仿巴渝传统建筑吊脚楼依山而建。夜晚时依山临水的吊脚楼灯火辉煌,从千厮门大桥或对岸江北嘴远眺,犹如动画片中的魔幻城堡。作为老牌免费景点,洪崖洞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但是今年上半年一些以洪崖洞为背景的短视频“抖红”了景区,洪崖洞一跃成为某知名旅游网站推荐的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二位,仅次于故宫。成为“网红”的洪崖洞也在这个假期迎来了一次突然的游客“井喷”。

  据介绍,4月29日假期第一天洪崖洞景区人流量达4.8万人次,4月30日突破5.1万人次,预计5月1日游客4.7万人次,整个假期游客数同比增长120%。29日晚8点30分,景区采取“只出不进”限流措施,但直到晚上11点,景区内还有近万名游客。

10.png

  重庆的桥梁也成为外地游客的观光地。网络图片

  互联网带红重庆景点  

  携程、百度地图联合发布的《2018五一小长假旅游出行预测报告》预测,依据热搜和订单大数据,重庆旅游人气高居全国前十强。马蜂窝旅游网、墨迹天气联合发布《2018五一出行趋势报告》也显示,洪崖洞一举冲到榜单第二位置,热度仅次于故宫。

  据当地旅行社介绍,今年五一期间接待外地游客旅行团的数量比去年增长了1倍。

  洪崖洞和穿楼轻轨的火爆,带动了整个重庆的旅游业,重庆某家媒体在报道时,标题也是很直白的说“生意好做到爆”!

  先说吃,来到重庆,怎么能不吃火锅,但就怕你有心想吃,却吃不上。据当地媒体报道,五一期间,一家能同时容纳300人的餐厅,从中午十二点左右就已经排起了长队,火锅店中蔬菜的备货量也是平时的两倍,特色菜品鸭肠更是备货200多斤。

  如果你是想要在网红店“打卡”,那就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撑。位于重庆解放碑的网红火锅店从中午11点就开始拿号排队,但是等到吃上这款网红火锅已经是晚上6点了。

  再来说说住,位于解放碑附近的一家连锁酒店,平时一件标间团购价格是169,但是在五一期间价格为509,而房间也如大家预料的一样,在假期的第一天就已经住满了。

  而平时非常普通的家庭旅馆也从五六十涨到了二百多。附近的民宿价格也多在六百左右。

  说到行,只能说“寸步难行”!洪崖洞和周边的大道都出现了拥堵,因此除了洪崖洞,周边的一些道路也开始了限行。

  爆红秘诀:特色产品+文化植入

  网红景区异军突起,让人艳羡不已。那么,它为何发展得如火如荼呢?

  分析人士指出,其成功秘诀,在于特色产品的打造,以及本地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多元文化元素的植入。当前,旅游已从精英消费过渡到大众消费,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渐成新常态,人们在目的地选择上更多元化和个性化,即从传统“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向“商、养、学、闲、情、奇”新旅游六要素拓展。

  携程网一份调查数据就显示,80后和90后年轻人群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在旅游产品选择上,“慢节奏”和“个性化”是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近80%定制游订单都强调这一点,包括不要景点太多、不能早起晚睡、避开人多的景点等。其中,18岁—29岁的游客选择人文类景区最多,30岁—39岁的游客选择主题乐园类景区最多。

  网红景点如何持久“保鲜”

  网络热点来得快散得也快,如何才能让一个网红景点持久“保鲜”呢?

  “网络热度并不能让一个景区长红不衰,只有坚持后续开发才能留住游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表示,“被网红”之后,景区想要“保鲜”还要靠“养”,需完善相应配套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跟上时代的节奏宣传营销等。

  围绕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不仅是促进旅游业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的新路径,也是网红景点持久“保鲜”的重要依托。

  (综合新华网、重庆日报、北京商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