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具有借鉴意义
2021年03月09日 14:27: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杨李喆

  近来有过办事经历的市民可能会发现,在多个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总咨询台、窗口等位置,陆续出现了一些标识牌,上面赫然写着“办不成事”等一些字样。它们是办事机构针对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所开辟的专门渠道。有了它们,大伙儿办事遇到的难点堵点,就都有了“出口”。(3月8日《北京日报》)

  据悉,所谓“办不成事”,指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实现成功受理、成功审批,或群众多次来大厅未能解决问题等有关情况。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根据其职能设定,大家可以直接向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和建议,工作人员会将问题细致记录并通过北京市统一的系统反映给相关部门。

  不难发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彰显的是以人为本,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办事顺当。因为,在老百姓办事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的困难和问题,如果让老百姓“无功而返”,不仅会让他们白跑路,更会增加一定的办事成本,也难免会让群众对政务服务不满意。而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群众增添了办事通道,也有了反映民声的渠道。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就需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唯有各级机关及工作人员将“办不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此转变为“办的成的事”,才能够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比如,东花市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总受理台,尤为用心的是立牌呈双面设计,假使进门没能留意,离开时也必不会忽视。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值得点赞的还有就是能够“办成事”。一方面其背后有着一支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办不成事”问题处理小组;另一方面也有着完备的工作机制,如,昌平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理专员会对提交的“办不成事”反馈单进行汇总分析、追根溯源,形成工单派发给有关部门限期整改。这无疑能够加速问题的解决。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拉近的是民心。有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则,群众就有了倾诉或者寻求权威答案的地方,就能让群众办事心里有底;二则,也有利于借机听取群众的意见,对于有关问题更可以实现“未诉先办”;三则,更可以借此实现自我监督,以此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是创新政务服务的有益之举,值得点赞与借鉴。

标签:群众;办事机构;政务服务 责任编辑:陈丽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