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各地纷纷推出“官方带娃”的各种探索。但是,自相关政策开始出现,就一直伴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些家长举双手赞成,大呼“及时”,一些家长却不买账。同时,不少中小学生教师也表示,如今教学工作已经十分繁重,在此基础上增加课后托管的工作内容,无疑是“雪上加霜”。(4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课后“三点半”问题由来已久。相较于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各种托管班和课外辅导班的做法,被民众称为“官方带娃”的课后延时服务,显然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规避中小学生扎堆放学时的人员拥挤,有效降低交通安全风险;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师资、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源等的作用,便于开展与学生学习内容同步的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减少学生放学后进校外“补习班”的几率,规避由此带来的“提前学”“负担重”“传递焦虑”等问题。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学校组织实施的“课后服务”也遭遇到呼声高、落地难、叫好难叫座的现实困境。比如,服务内容难以满足家长多元的期望值;延长老师工作时间,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备课与休息。说到底,就是谁来教、教什么和谁买单的问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605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9%的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这反映出社会对“官方带娃”抱有的“落实”和“办好”的质量期待。
家长期待课后服务的需求,始于对放学后孩子的“看管”,但从事的服务内容却绝不能止于看管。要同减负、增智、动脑、添趣有机结合起来。“官方带娃”的优势是教师资源。从下午三点半放学到家长五点半接娃,两个小时的时间不算短,应该首先用于完成作业的“减负”和为落实“睡眠令”创造条件。学生即使放学回家,首要任务也必须是写作业。然后才是诗词赏析、绘画、音乐、阅读、书法等。在学校完成作业既有老师辅导、也有充裕时间,更可为家长辅导减负,便于孩子按时就寝。诚如有家长对学校托管的吐槽:“浪费时间,晚上还要让孩子‘加班’”;“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习的时候,我家的孩子却在玩剪纸、做手工。”
伴学生上学而来,随学生放学而归,这原本是教师职业应有的“上下班”节奏。放学之后让学生滞留学校,显然超出了教师正常的履职范围;很多老师同时也是家长,他们留在学校辅导学生,自己的孩子咋办?这实际上涉及到“官方带娃”的师资和报酬等问题。就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主要有本校老师、购买服务和与社会机构联手三种渠道。按照劳有所得的薪酬原则,付给其加班费或服务费天经地义。
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从多地的探索情况看,以财政投入为主,同时鼓励探索课后服务多元化经费分担,当属主流发展趋势。有条件的地方可由政府财政兜底、全额买单;条件相对差的地方,可实行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但不以营利为目的多元模式,这也契合“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