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有了新玩法,更要有新改变
2021年10月22日 07:45:4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逯海涛

  13年前,“双十一”横空出世,一个人的寂寞变成了一群人的狂欢。10月20日晚8时,今年的“双十一”大战正式打响了第一炮——付定金。不用熬夜“剁手”对上班族来说颇具友好度,相关电商平台也表示,接下来会有更多人性化的改变。但是,消费者还有更高的期待。“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算只少两块五”,在社交平台上,类似的吐槽居高不下。加强平台经济监管后的第一个“双十一”已经有了变化,但是还需要有更多的改变。

  今年,不少互联网平台的“双十一”有了新玩法。除了预付定金的时间不再放在半夜,还有11月1日就能付尾款,凑单只要满 200元就能自动减30元,推出退货秒退款功能,无需商家审核,由平台自动退款等。最具话题性的,莫过于平台之间的一键“抄作业”功能。此前,工信部要求互联网平台间实现互联互通,目前绝大部分平台之间已经实现不同程度的“打通”,外链屏蔽多数已经解除。这些变化直接受益的是消费者,值得肯定。但不管是从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消费者的权益保障,还是从商家和平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双十一”仍须挤干水分、摒弃套路、找回初心。

  讲竞争,更要讲责任。公平有序的竞争往往可以实现共赢、多赢。营造公平有序的商业环境,是每个市场主体尤其是大平台、大商家应尽的责任。建立公平竞争、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和谐的平台经济新秩序,既要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也要求平台企业真正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装在心里。

  盯着“销售额”,更要盯着“体验感”。每年“双十一”晚会现场,大屏幕上不停刷新的销售额总是焦点。但是这两年,对有关数据水分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大。就拿直播带货来说,由于对流量的过度迷信,催生了许多数据造假的MCN机构,直播间人数注水、订单数据造假等违规操作,甚至已经成为不少主播默认的潜规则。数据的注水和造假,直接导致了直播销量和实际下单数量之间产生数倍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不少消费者还会遭遇虚假宣传、先提价再打折、退货难、货不对板等情况,拉低了消费体验和获得感。把数据和流量捧到天上,不顾消费者的实际体验,这样的数据注定后继乏力、难以持续。由“好评”支撑起来的流量才具有含金量,才能转化为真正的价值。

  玩法创新,更要擦亮初心。“怀念最初的‘双十一’,直接打折,没那么多套路。”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这样说。“双十一”早已不是当初简单直白的模样,但不管促销形式如何迭代发展,基本逻辑总是不变的,那就是要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为促进消费拉动经济添一把柴。套路少一点,实惠多一点,这样的“双十一”,才是真正的“国民购物节”。

标签:双十一;商家;造假;打折 责任编辑:董沈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有了新玩法,更要有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