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举办重大国际性展览活动,不仅是体现举办国和在地城市硬实力、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促进一个国家、区域和城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引擎”。以扩大进口产品和服务为主题的进博会,在促进世界经济走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发展并为开创美好未来凝聚合力的同时,对我们深入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构筑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以为,国家和相关省市政府,统筹协调,把握机会,全面发挥好、应用好进博会的多元特殊功能和综合效应,让进博会成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助力器”。
出口变进口,构筑更高水平、机遇共享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创造“世界经济奇迹”的关键一招,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外需拉动,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第二大外资引进国。
不过,自进入21世纪尤其是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开放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摩擦,世界百年变局和疫情交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逆流……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及时调整策略,既鼓励出口,又努力扩大进口,尤其是努力建成世界进口大国。这是一种担当,是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必然选择,也是走向经济强国的根本路径。
未来,我们应全面发挥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功能平台作用,与全国各类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平台嫁接融合,架构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大地域的全新开放体系,在制度型开放上实现更大突破,为推动国际贸易转型升级、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促进全球经济共同体建设等注入持久动力。
展品变商品,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百姓美好新生活
近年来,中国居民纷纷到境外购买高端商品,充分暴露了我国高端制造存在的短板,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加快建设我们自己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迫在眉睫。
进博会通过引进全球最新制造、最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有助于变以前的出国“买买买”为家门口“轻松购”,有效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中高端进口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为此,我们要结合实施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战略,不断完善和优化进博会“永不落幕”的“展品变商品”机制和路径,在上海市域、长三角、全国各地三个地域空间层面,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进口商品展示和交易平台,把全世界最好最酷最潮的商品送到全国各地百姓的家门口,最大程度地发挥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发挥市场优势,扩大释放内需潜力、满足美好生活消费需求,引领绿色可持续生活方式转变。
供给变需求,探索市场需求导向的科技创新创造新领域
需求引领创新、供给创造需求的循环往复,是经济集约化品质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进博会作为一个全球最新产品或服务“首展首秀的大舞台”,实际上就是最新市场供给对人类发展需求、市场认可度、消费能力的“晴雨表”试验活动。十四亿人口的消费市场的选择,预示着未来产品或服务创新创造的主导趋势和发展方向。从这种意义上说,集聚全球最潮、最炫、最科技、最绿色产品或服务的进博会,对我国制造和服务企业来说,也是谋求创新创意、学习借鉴、寻求国际合作的一次绝佳学习交流机会。
为此,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群体,尤其是企业市场主体,要高度关注、深度分析、科学研判此次进博会在各领域创新创造的最新科技动态、发展方向、未来趋势,找差距、寻短板,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让更有品质、更高端、更智能的中国商品和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走出国门,更好满足国内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管理变治理,提升国际大都市(圈)治理现代化新境界
举办世界级大型会展活动,本身就是对举办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验。尤其在疫情下,进博会的举行,对上海应急保障能力是一次挑战。为此,上海市政府优化完善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同配合机制,组织强大社会志愿力量,开展全领域应急保障实战演练;结合治理数字化转型,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发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功效,形成了一整套科技支撑、人机协同的“数字化治理样板”,既实现展品和参展人员的高效通关、精准防疫,又确保了进博会期间上海及长三角都市圈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这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城市治理软实力”。
随着我国都市圈、城市群不断崛起,大型国际性公共活动不断增加,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及时归纳总结进博会治理的“上海模式和上海经验”,放大治理引领功能和辐射效应,让国内更多特大或超大城市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活力社会”有机结合、数字技术高效支撑的国际大都市(圈)治理新境界。(作者为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