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清华贫困生“树洞”刷屏,高贵的心值得社会褒奖
2021年11月12日 08:57:01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项向荣

  近日,一篇名为 “在树洞里”的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刷爆网络。这是一个典型的寒门学子自强不息的故事,作者在困境中推进学业,还在自身情况稍好后无私资助更困难的人。至今,他虽还不富裕,但仍在坚持这样的资助。

  文章触动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部位,原因不仅在于“树洞”的主人对于命运、生活真诚的态度,还在于其文字背后所蕴藏的精神成长。身处困境的他一直在奋斗,但他的字里行间没有任何对命运的激愤,反倒以平和的心境,坚持在逆境中奋勇向上。艰苦的生活没有让他丢失自尊,反倒让他对社会、学校充满了感恩,连学校图书馆免费提供的开水都让他欣喜不已。有段时间虽然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但他对“知识改变命运”有着笃定的价值追求,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业。

  最近一段时间,这样令人尊敬又感慨的“寒门学子”见诸媒体的例子并不少。从“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的黄国平,到“放牛娃成长为北大博士”的肖清和,再到今天的“清华贫困生”,一个个正能量的故事在激励着我们。这些寒门学子,贵在他们通过苦难的磨砺实现了精神成长,具有同龄人很少具备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内心,他们并没有因长期生活困顿而心灵扭曲、精神荒芜,而是像石缝中的野草一样身心健康蓬勃成长。

  而“树洞”的主人更可贵之处在于,虽然自己的生活费曾经只有每月400元,甚至因为囊中羞涩推掉了很向往的班级活动,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到研究生期间他已经资助4名生活困难学生,即使自己还没有完全摆脱困境。这并不是终点,他说他希望以后能像一些企业家一样成立公益基金会。

  直面困顿的勇气和一颗有温度的心灵,传递出的温度和力量是无价珍宝,它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与反思,去检讨自己的不足,它激起更多人的向善之心。谁愿在庸庸碌碌中度过今生?谁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被无边的沉寂所吞没?大家或许可以从这位“清华贫困生”身上得到一些启迪——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去照亮更多人,让世界更美好。

  在历史上,像“树洞”主人一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物不少。比如两晋时的陶侃,小时家贫,然而通过自己的奋斗,挽国家于将倾。虽然在门阀制度积弊深厚的时代,陶侃及其家族一直遭门阀的轻视与打压,但是他的精神依然焕发出无穷的力量。他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后代陶渊明,不也是个例子?

  如今时代进步了,对于黄国平、肖清和、“树洞”主人等寒门学子,社会在感慨、钦佩于他们的精神力量的同时,似乎还应当再做些什么。除了给他们更多的精神支持,是否还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机遇和物质援助?我们相信,给予这些精神力量强大而又崇高的人以更多的援助,就是在援助社会自身。

标签:学生;清华 责任编辑:吴珂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清华贫困生“树洞”刷屏,高贵的心值得社会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