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居住在上海市金山区的残障人士李伟红有了一份新工作,一家四川成都的文化传媒公司聘用她为兼职配音师。李伟红只要在家中录制好指定内容,将符合要求的“声音”作品发给对方确认后,就能按月获取相应的报酬。这是上海金山区残障阅读推广人计划一个样本。(1月27日上观新闻)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上让其安身立命,更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盲人就业的主要方向是推拿师,聋哑人就业的主要方向是简单的手工操作,肢体残疾人一般也是被企业安排一些“闲杂”岗位,只是为了完成残疾人就业指标,由于观念的制约、岗位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残疾人被挡在了就业的大门外。
事实上,很多残疾人智力并无问题,通过利用互联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可以有很多。金山区残联和金山区图书馆联合推出的“阅读有你”,其中之一就是借助互联网,针对热爱朗诵的残障人士,邀请朗诵教师进行线上授课,提高他们的配音能力,帮助他们跨入兼职配音师的行列。这项活动吸引了金山区200多名残障人士参与,并挖掘出首批26位残障阅读推广人。
在上海,更多残疾人都找了自己的就业岗位。街头有聋哑人快递员,有聋人咖啡馆。上海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竞赛项目与上海的产业发展和转型紧密相关,也是引领残疾人就业的新方向。无人机操控穿越、网络反入侵对抗、国产动画创意绘制……很多数字产业岗位上,残疾人的表现甚至胜过正常的健康人。今年上海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安排十方面30项,与2021年相比,新增项目10项,其中就有为2600名困难视力残疾人提供智能助盲辅具。
可以说,借助互联网智能化的技术,残疾人就业的途径可以大大拓宽。比如,盲人用的一种读屏软件,这种软件方便快捷,适合每一个盲人用,可以这样形容它的使用效果,盲人在用电脑的过程中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还有其它的智能化辅助设备,都能让残疾人不仅可以网上开店、网上咨询、网络股票交易等,随着数字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通信服务业等领域,残疾人同样有大量用武之地。
当然,网络环境下,很多残疾人并不会使用网络,不会运用网络的优势来发挥自己的长处,这仅仅靠残联的推动是不现实的,更需要社会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多方合作对残疾人进行网络运用的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