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就被扣了3块钱,很不爽!”近期多名网友投诉称,在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上捐款时,一不小心就多交了3元费用,甚至捐款1元也被收取3元“支持费”。有记者在多个大病网筹平台测试发现,收取“支持费”逐渐成为行业惯例,用户不勾选相关选项可以避免扣费,但部分平台默认收取该项费用。
除了向捐款方收取“支持费”,也有平台从募集的善款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比如,水滴筹于今年1月17日起在全国十余个城市试点收取服务费,按每笔筹款的3%收取,单个项目服务费上限为5000元。
不管是“支持费”还是服务费,都意味着互联网大病筹款平台即将告别“零收费”模式,向收费模式转型。
这一转型难免遭到质疑。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像大病网筹这样的事情,应该具有公益性质,一旦平台有了利益诉求,事情就可能变味。事实上,以水滴筹为代表的网筹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离不开初始阶段提出的“零服务费”原则,这是取得公众信任的基础。现在,在没有充分满足公众知情权的情况下,就搞出“默认收费”的设计,自然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平心而论,网筹平台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并无不可,甚至是必要的。众所周知,即便是公益项目,维持一个大型平台的正常运转也是需要资金的,比如人员工资、平台维护费用、第三方渠道费等。何况,像水滴筹这样的网筹平台,并不是人们误以为的公益组织,而是正宗的商业公司,不能指望他们一直“赔本赚吆喝”,“赔本赚吆喝”也不利于大病网筹的可持续发展。
网筹平台是近年来我国大病救助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保、商保之外形成了一条医疗资金供给的有效补充渠道。相信很多人都有通过平台为大病患者捐款的经历,相比于医保、商保,这是一种更为高效、更为快捷的民间互助形式。同时,大病网筹仍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问题正处于摸索之中,其中就包括平台该不该收取服务费、怎样收取、收取多少等。
以笔者之见,虽然大病网筹平台是商业公司,但所做的毕竟是救人于危难的善事,至少在社会公众尤其是大多数捐款人眼里,这件事情应当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而不能变成纯粹的生意。因此,一方面,对于平台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我们应予以理解和宽容;另一方面,平台不能想着借此大赚特赚,不能像其他商业公司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应在满足平台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尽量少收服务费。为此,有关方面可以考虑出台规定,就服务费收取比例划出合理区间,同时要求平台加强信息公开,明示服务费使用情况,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取信于捐款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