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给孩子报个暑期班吗?”“您最近有资金上的需求吗?”“您在某小区的房子要出租吗?”……陌生电话,接还是不接?被推销电话“轰炸”过的市民不在少数,陌生来电不接可能导致错过重要电话,但接通又可能是骚扰电话甚至是诈骗电话。
骚扰电话之所以能精准针对特定人群,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个人信息被泄露。信息泄露的渠道多样,往往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如注册网络账号、参加活动、办理业务等。
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有明确规定,未经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个人信息。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机构通过各种方式规避这一规定,继续进行信息贩卖。有些机构甚至利用合法手段收集信息,然后在灰色地带进行交易。
解决信息泄露问题,单靠某一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多部门联动协作。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合作,携手联动,共同打击非法信息交易行为。
公安部门应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网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确保平台在收集、存储用户信息时,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市场监管部门则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杜绝企业非法收集、贩卖用户信息的行为。
除相关部门的努力,每个人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也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不明网站或应用程序上填写个人信息,若需填写个人信息,应尽量减少或拒绝填写敏感信息。面对来路不明的推销电话,应保持必要的警惕,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黄泽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