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消费者提供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花183元在网上购买了一条蕾丝连衣裙,令人意外的是,该服装商非常“实诚”地将生产这条连衣裙的面料、辅料、里布、加工费、质检、快递包装费等各项成本详细地罗列在标签上,消费者可以清楚了解到商品成本和利润。
虽然发帖的当事人叫好,网上也不乏叫好的声音,但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利在价格透明,各项成本支出明细清清楚楚,这件衣服值多少钱一目了然,甚至可以从价格上面初步判断用料、做工的好坏,衣服的大体质量、品质。衣服价格透明了,必然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影响,倒逼它们也透明起来。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衣服标签里标明了物流的成本,这不等于将快递行业的底牌也公之于众了?
弊端也很明显。衣服是时尚消费品,相当一部分价值来自设计、造型创意。同样的面料同样的做工,不同的设计可能价格大有不同。品牌不同,价格也有巨大的差异,在一些高端品牌的价格构成中,原料物流成本甚至只是占了一小部分,你说它合不合理?显然,这种差异是没有办法通过成本多少来区分的。
大概同行的脸色也好看不了。公开透明意味着可操作的空间也没了,敢这么做的人,可能得面临同行甚至整个行业的压力,一般的企业还真扛不住,这就给公示行为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这种公示方式本身还存有巨大的争议,比如,有人质疑光标价格不够,还应该附上数量、品级,这种才能更全面地反映成本情况,否则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又比如,消费者无从判断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消费者不是专家,并不清楚商家公布的数据是否真实、有没有水分,消费者面对的是零售市场,跟批发、原材料辅料市场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简单地套用同一趟标准。
但不得不说,这不失为取信市场、取信消费者的一种办法。成本标签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明码标价,只不过,更彻底,数据更详实。只要有数据公布出来,晒在阳光下,就是一种进步。也不用过于担心企业会拿假数据糊弄人,公开就意味着要接受监督,如果公布的是假数据,一定会有人曝光真相,这不等于挖个坑自己往里跳嘛,显然没有哪个理智的商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这种欺世盗名的事。
消费的基础是互信,买卖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建立信任的过程,透明公开的另一面就是诚信,你遵守承诺,我付出真金白银,少一点套路,多一点按规则办事;少一点浑水摸鱼,多一点诚信为本。大家走进市场自然希望价格没有注水,质量能得到保障,维权机制能有效运行,否则,一步一个坑,这样的市场谁敢消费呢?市场越透明,买方与卖方间的信息差越小,放心指数越高,大家的购买欲望也越高。
从这个角度说,“君子生意”迎合了消费者需要,大有可为。哪个企业或者哪个市场做到了让消费者放下心来消费,那这个企业或市场就大有可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