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告别“仅退款” 竞争防内卷

字体:
2025-04-24 07:42:39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朱浙萍

  4月22日,据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目前上述电商平台已就全面取消“仅退款”的相关细节与管理部门进行了多轮商讨和修改,一旦审核完成即对社会公开宣布。

  “仅退款”这一处理买卖纠纷的规则一直争议不断。最初,“仅退款”只是个别平台针对生鲜品类推出的一种售后机制,此后随着电商领域竞争的白热化,主流电商平台陆续跟进,这也被业内视为一种有效的拉拢用户策略。“仅退款”初衷似乎是为了让消费者拥有更“丝滑”的购物体验,但由于规则设置上对商家要求较为苛刻,且缺乏顺畅的申诉渠道等,导致这一机制被一部分人滥用或者恶意利用,借机“薅羊毛”者屡见不鲜,甚至还衍生出了灰色产业链。

  “仅退款”被滥用,负面效应是多方面的。首先,一些商家不得不面对货款两空的局面,有的甚至导致经营困难,一些商家千里追踪只为讨回公道,消费纠纷被激化成了法律纠纷。同时,一些商家为了维持利润和降低成本,不得不降低商品和服务质量,反过来损害消费者利益。总之,四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有失公允的规则,破坏市场公平交易环境,加剧行业低质低价的“内卷”竞争,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在“反内卷”大背景下,逐渐走到被取消这一步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已陆续有平台对仅退款规则作出优化。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约谈主要电商平台,就平台“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可以说,取消“仅退款”,并不会影响消费者其他合法权益,却能保障商家的经营自主权,有利于行业从低价竞争回归良性竞争。

  从“仅退款”引发争议,到各平台纷纷作出调整,到即将迎来落幕,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公平公正是市场基石。任何有失公允的规则,都不可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电商平台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桥梁,其功能不仅在于提供一个交易平台,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当平台、商家和用户三方难以实现共赢之时,这个生态系统就不可能保持长久稳定。因此,电商平台在制定规则时,不能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对平台内的交易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靠“牺牲”一方的利益来谋求竞争优势,终难长远。

  “内卷式”竞争下,没有赢家。近年来,一些电商平台在发展战略上急于求成,大打“价格战”、强迫“二选一”、无限制地拉长工作时间、无限制压缩小哥配送时间等,以争夺市场份额,保持表面增长。这种“内卷式”竞争,无异于杀鸡取卵的零和博弈。去年7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电商企业当读懂背后深意,“内卷”没有出路,赢得发展主动权,还是要依靠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等提升竞争力,推动行业螺旋向上发展。

  告别“内卷式竞争”,营造公平公正环境,我们期待更多技术创新、服务优化带来全新体验,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注入活力,实现多方共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廖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