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真正的体面绝不仅是衣着光鲜

字体:
2025-04-24 14:48:28 来源: 广州日报 夏振彬

  北京地铁5号线上仗义执言的女乘客找到了!22日,该乘客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真的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值得骄傲的事。”

  咋回事?且看前情提要——

  “跟要饭的似的,弄一身灰在这挤呗”“谁穿这么脏到这挤来”“不知道自己啥样吗”……近日,北京地铁上一乘客因嫌邻座乘客衣服沾灰,出言羞辱,喋喋不休。一名女乘客见状制止:“你要是不愿跟他挨着,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根据通报,违法行为人61岁的赵某峰被行政拘留。连日来,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

  讨论这一事件,可以有很多角度:城市文明,公共秩序,点赞仗义出手,呼吁依法惩治……倘若追根溯源,或许是这样几个字:傲慢与偏见。仔细想想,匪夷所思啊!都2025年了,竟依然有人按捺不住自己不知从何而来的优越感,自觉高人一等,肆意谩骂攻击,言语粗鄙,满嘴歪理。他们戴着有色眼镜,擅长以着装取人、以偏见视人,盛气凌人、逻辑“感人”。尤其胆敢在众目睽睽之下、于公共场合之中,大放厥词,公然羞辱,大肆发表歧视性言论,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尊重劳动者,是社会文明的应有之义,是永不过时的社会美德。早在1997年的春晚舞台上,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中就有这样的台词: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吃啥?没有劳动者的劳动,穿啥?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今时今日,社会文明的水位持续提高。可仍有不少人将劳动者分三六九等,对基层务工人员看不起、瞧不上,居高临下,甚至恶语相向、气焰嚣张。翻翻媒体报道——在某城市地铁上,曾有着装精致的男子抱怨地铁上农民工太多,并出言辱骂;在某地公交车上,曾有白领嫌环卫工身上有异味,当场要求对方下车……老话说,当你用一根手指指向他人的时候,别忘了有三根正对着自己。学会尊重,是做人的基本常识、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如此做派,暴露的是自己素质堪忧、教养欠奉。

  衣衫不难洗净,心性极易蒙尘。现如今,一些人着装愈发光鲜亮丽,或许有不错的收入、出众的能力、开阔的眼界,却始终搞不懂“如何尊重他人”这道为人必答题。正如仗义执言的女乘客在发文中所言:同理心是爱的一种,在任何时候都无比重要。多些设身处地,多些换位思考,多些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不是多高的要求,而是做人的基本。

  倘若把城市比作“家”,一盏路灯、一段地铁车厢都是“家具”。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它们折射着城市的温度,体现着人性化水平。对于地铁辱骂事件,有媒体在评论中写道:“北京地铁,永远欢迎沾着泥巴的普通劳动者,任何对劳动者的歧视都该被逐出车厢。”确实,文明底线不可践踏,法律法规面前,容不得任何人撒野。将傲慢与偏见“逐出车厢”,更要将其逐出每一个它不该出现的地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责任编辑: 马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