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常山胡柚正式开摘。据浙江日报报道,今年常山胡柚全产业链总产值将突破70亿元,从40年前的“伤心果”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致富果”。这得益于当地十五任县委书记接力,把胡柚作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
15棒接力,体现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方法论。
任何一项产业或者项目,要见到成效往往需要“做时间的朋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张好的发展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群众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通过保持定力、稳扎稳打,以长期主义去浇灌产业的“树苗”,时间才会回馈我们金灿灿的果实。在浙江,一说到一任接着一任干,大家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八八战略”这个总纲领和总方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方法论,体现在了浙江发展的方方面面。
比如,“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以“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不懈抓好这项惠及全省千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十五任县委书记,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施政风格和个人抱负,但在发展胡柚产业这件事上,他们达成了坚定的共识。潜心于“添柴加火”,而非翻烧饼式的“另起炉灶”,地方的发展就不会因人事更迭而改弦易辙,才能为蓝图的充分展开创造时间和空间。这样的地方又何愁产业不兴、百姓不富?
15棒接力,是以行动践行正确政绩观。
政贵有恒,十五任县委书记的接力,接力的不仅是一项产业政策,更是一份对政绩的清醒认识。《之江新语》中有一篇《成功之道在于锲而不舍》,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令夕改,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而要在前任的基础上添砖加瓦。”这既是正确政绩观的反映,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未来跑好接力跑,还需更多功力。现代农业产业,讲究“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不仅要种出好果子,更要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从科研创新、标准体系到品牌打造、市场拓展,形成了完整闭环。常山历任县委书记在提高胡柚产量质量上、拓市场打品牌上不断想办法、出实招。但是要打造更强的竞争力、为农户增收做更多贡献,需要继续练好内功,进一步提升胡柚的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近在眼前。面对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五年,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我们定能在更多领域收获高质量发展的“金果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