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富从物质到文化的立体感,在浙江有了更生动呈现。这五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出了更多绿色果实。
有三个数字,能让我们对浙江过去五年在变富变美上使的劲儿,有个感性认知。
40。有着“浙南天路”之称的景文高速2023年通车后,景宁到文成的车程由原来的2.5小时缩短为40分钟。畲乡景宁高山蔬菜可以源源不断运往温州,更多温州游客也可以便捷地到景宁游览。这五年,浙江通过持续完善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发展相对靠后的山区海岛县快速追赶,山区海岛县实现GDP县县破百亿元。无论东西、跨越山海,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3000。在嘉兴,一位农业无人机飞手每天可以为超3000亩农田作业。浙里乡村活跃着一批像这样的“小镇飞行家”,他们有累计飞行时数近2000小时的飞行营地教员、年营收超2500万元的总装无人机企业总经理……乡村大有可为,在这里有具体模样。这五年,浙江通过“扩中”“提低”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千方百计促进百姓增收,尤其是农村居民增收。据统计,近年浙江农村建成了单条产值超10亿元“土特产”全产业链126条、总产值3216亿元,特别是“土特产”吸纳从业人员470万……农民“钱袋子”鼓了,农村更有希望。
1.83。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2024年,浙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4年、40年居各省区第一,“十四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1.96缩小至2024年的1.83。并且,聚焦群众所盼,浙江创新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让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走向更多普通人身边。这样的新闻后面,经常能看到网友留言:阿浙,还得是你。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一条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生态优美的幸福生活之路在“浙”里向前延展。
富更均衡。紧循着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瞄准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紧盯缩小“三大差距”,每一个“富裕”的城乡切片,诠释着“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
富更全面。精神富有同样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目标。过去五年,浙江持续推动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走深走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遍地开花,杭州国家版本馆、之江文化中心等文化强省标志性设施投入使用,村晚、村越等村歌村戏活动和“浙BA”等文体活动精彩纷呈……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富从物质到文化的立体感,在浙江有了更生动呈现。
美更醒目。光富还不行,颜值还得跟上。提起浙江的生态环境,不少人会竖起大拇指。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公园休闲、低碳骑行、野营露营,浙江人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绿色。把视线移向山野,黑熊嬉戏、黑麂漫步、白颈长尾雉觅食……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珍稀动物越来越多。过去五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出了更多绿色果实,我们建成了全国首个生态省,“蓝色循环”再获联合国最高级别环境奖项“地球卫士奖”。五年来,浙江各地用实践证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种“美”,是自然生态的颜值,更是永续发展的底色,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而未来,就藏于“见富”与“见美”的统一之中。这两者不是平行线,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浙江的探索表明,绿水青山本就是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今年年初,浙江发布《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从更高的站位和更宏大的格局,山区海岛县、农村农民两大发力重点。精神文明建设战线打响“在浙江看见文明中国”品牌,把全域文明建设放到“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中。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高水平生态省战略部署,提出“三优化一提升”,力促美丽浙江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棒接着一棒干,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相信在充满希望的“十五五”,一个更富更美的浙江,会向我们走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