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中心水下40米处
有一座神奇的博物馆
千年前的长江石刻白鹤梁
沉睡在这里

为什么要在水下40米建博物馆?
千年石刻白鹤梁
承载着怎样的文化奥秘?
快来一探究竟
↓↓↓
为什么要在水下40米建博物馆?
在重庆境内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
有一座古老的城市——涪陵
千年石刻白鹤梁
位于涪陵城北的长江中

沿着博物馆入口处
长达91米的电梯一路斜下
仅需要约3分半钟
就可以到达长江中心
“看不见上面的头,看不见下面的底”
仿佛一根管道探入江底
到达江心位置后
再跨过一道金属大门
就能看到
这座水下博物馆的真容

白鹤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
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于梁上
展翅嬉戏,引吭高歌
故而人称白鹤梁
白鹤梁傍水而存,随波而卧
涨水隐没,枯水显露
在文化和水文上都有重要价值
是长江里的一颗明珠

三峡大坝计划修建后
这里的水位将长久抬高
人们不愿明珠沉睡
这座奇特的水下博物馆因此诞生
千年石刻白鹤梁
承载着怎样的文化奥秘?
白鹤梁曾是长江中的一个地标
会随着江水的涨落时隐时现

古时候
人们在白鹤梁刻画上大鲤鱼
水位在石鱼之下
意味着洪涝灾害威胁低
将是丰收之年
这便是“石鱼出水兆丰年”的由来

白鹤梁不仅记录了
千百年来长江的水文信息
更是古代文人墨客“打卡”之地

白鹤梁上题刻纵横交错
素有“水中碑铭”之美誉
题刻多出自历代文人墨客之手
以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最为著名
他曾在白鹤梁上留下7个字
“元符庚辰涪翁来”
↓↓↓
在枯水期
人们划船登上白鹤梁游览题刻
到了丰水期
白鹤梁就安静地沉在水底
成为罕见的水下奇观
位于水下40米
怎样对博物馆进行日常维护?
在水下修建博物馆
可不是个简单的工程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馆长杨邦德介绍
建设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团队
原来是造潜水艇的

其建设原理是
在白鹤梁上修筑一个罩体
里面注满清洁的长江水
使罩体里面和外面的水压
基本保持一致
由此,白鹤梁题刻和文物建筑
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在江心的博物馆
就像一个潜水艇
博物馆的日常维护
也需要真正的潜水员作业
↓↓↓
能在博物馆里潜水
他们可是独一份
潜水员游过唐诗宋词
也游过一条条标志着往昔水位线的石鱼
在白鹤梁上留下印记的古人
怎么也想象不出
今天这幅奇妙的景象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