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潮声 | 从马克龙访华,看欧洲的危与机

字体:
— 2023—
04/08
07:25:00
2023-04-08 07:25:0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潮声 | 执笔 王世琪 沈晶晶

  浙江在线4月8日讯(潮声 | 执笔 王世琪 沈晶晶)这几天,世界瞩目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讲话中,两人更是明确表态,不赞同搞“脱钩断链”。

  这一态度,也让大家重新审视欧洲局势。近段时间以来,唱衰欧洲的言论不少,根源于欧洲经济社会中出现阶段性问题,一方面,不少国家物价飞涨,通胀率持续走高;另一方面,以法德为代表的欧洲大国社会状态不稳定,罢工潮成为日常。

  欧洲政要频频率团访华,重启与中国的对话,背后有何诉求?能否帮助解开欧洲问题之“结”?

  欧洲的困境

  就在马克龙访华前夕,潮新闻记者赴法国和德国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采访。欧洲之行,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是,受疫情和俄乌战争影响,欧洲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企业发展都在收缩。无论城乡,塔吊与工地很少见。

  而对马克龙访华,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两个问题:带了谁、去了哪。第一个问题,能看出法国优势;第二个问题,则能看到法国诉求。

  除了在北京与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会谈、参加“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式外,马克龙将访问的最后一站放在广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广东有许多法国的甲方企业。

  比如,广东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就是由中国广核集团、法国电力公司和广东省能源集团共同投资,台山核电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是中法两国能源领域在华最大的合作项目。

  记者观察到的现象与马克龙的访问行程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马克龙到访广州,有助于推动两国企业更密切的合作,助力两国经贸往来,其中也透露法国当前的迫切需求:先进技术的应用场景。

  这也是整个欧洲发展的症结——创新能力再强,技术再先进,经济发展中的收缩导致没有应用场景,便是纸上谈兵。

  这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从疫情暴发到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这段时期,中国一直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稳投资,通过有为政府的“有形之手”,为发展拓展空间、打造场景,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也很高涨。今年1月至2月,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仍保持5.5%的同比增长。

  “欧洲目前正处于一种创新困境,基础创新的能力仍然很强,但缺乏创新转化的手段。”在巴黎,《欧洲时报》社长张晓贝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虽然早已实现产业转移,但在“腾笼”之后,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完全跟上,导致了一定程度的产业空心化,不少高端技术无法在本土实现产业化,影响了经济发展速度。

  欧洲制造的先发优势也在流失。

  在德国一家工厂,记者所见的情形与印象中的德国制造存在不小偏差:生产设备大都有三四十年的历史,都是仍需人工操作的半自动化设备。与业内人士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工厂在德国属于中上水平。

  尽管制造环节还保持着足够的效率,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传统制造“尾大不掉”、企业家的经营思路“老化”,叠加全球经济不景气、企业不好过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这一切都表明,欧洲在经济发展尤其是产生价值的创富环节上,确实在走下坡路。

  更大的危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段性问题的出现也并非完全偶然。“创富环节”的下坡路,正给欧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带来更大的危机。

  当地时间3月28日,记者在巴黎采访时,恰巧遇上浩浩荡荡的几十万法国人,在巴士底狱遗址前大游行,抗议新的养老金改革方案。

  当地市民甚至戏谑马克龙:“国内一出问题,就出访国外。”虽是玩笑话,但也足见当地民众对政府和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的不满。

  足以看出,经济下行、通货膨胀等带来生活水平下降,确确实实挑战到了公众敏感的神经。

  物价到底涨了多少?

  3年多前,记者到西班牙、英国时,路边西餐馆吃饭人均20多欧元,现在基本超过人均30欧元。最夸张的是可乐的价格,从法国到德国,330毫升听装在3.5欧元上下,600毫升瓶装在4.5欧元上下,较疫情前提价30%以上。

  还有俄乌战争拉锯,导致能源价格急剧上涨。在德国采访时,柏林浙江商会一名成员告诉潮新闻记者,之前他的中餐馆月均电费2000欧元左右,今年月均已经涨到6000欧元,“成本增加,消费减少,很多德国人不愿意出门吃饭、购物了,日子不好过!”像西班牙、法国,普通企业员工税后收入不到2000欧元,大家普遍感觉“越来越吃力”。

  就在近期,欧盟统计局还发布了2022年国际货物贸易数据,去年一年欧盟贸易逆差4320亿欧元。而在2021年,欧盟贸易数据还是顺差2160亿欧元。高台跳水,不过如此!

  混乱的局势、冰冷的数字就摆在面前,逼着欧洲不得不想办法,尽快结束令人头疼的乌克兰危机,扭转经济下行趋势。

  中国很重要。作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的庞大消费市场是欧洲汽车、药品、机械等出口的重要目的地,此外增加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数量,也将对降低物价起到积极作用。

  4月5日,马克龙在法国驻华大使馆讲话时就说,欧洲必须抵制那些减少对华贸易和外交联系的言行。访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说,欧方完全不赞同搞“脱钩断链”,希望同中方加强交往对话,尽早重启三个对话机制,开展更多互利合作。

  “撑不住”的欧洲伸出的这根“橄榄枝”,怎么接?

  底蕴与机遇

  当然,衡量一个经济体到底行不行,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出的问题是重要参考,但也应该把视野拉长。纵向比较,要看驱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经济体具备的优质发展要素是否减少;横向比较,看该经济体是否还具备可供全球发展借鉴的经验。

  面对欧洲的颓势,中国仍需保持尊重、谦虚和谨慎。

  记者在法国、德国采访时,也有很鲜明的感受:尽管当前欧洲危机重重,但积累百年的底蕴仍然深厚。

  先说制造。德国工厂虽处于半自动化阶段,但深入了解发现,德国这座工厂仅有105名员工,其中技术工人85名,忙的时候两班倒,严格遵守8小时工作制。用这样的人工数量和工作时间,他们在2022年创造了近3000万欧元的销售额。

  该工厂总经理玛蒂娜说,除了技术领先外,他们对质量的管控达到严苛标准,每种原料进入工厂、每个部件走下生产线都要经过严格检测,确保产品合格率。工人分工有序,对流程烂熟于心,对工序细致严谨,确保生产制造效率。

  再看基础研发。欧洲有很多巨头仍“垄断”了全球尖端技术。比如德国的卡尔蔡司集团,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占收入的10%左右,很多技术不申请专利,确保产品在光学领域领先行业10余年。这些都是浙江乃至中国制造需要虚心学习的。

  从另一角度看,欧洲的下行也为中国发展带来不少机遇。

  目前在欧洲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那些规模不大的“隐形冠军”企业正被挂牌出售。相比被欧洲同行“大鱼吃小鱼”压价购入,他们更倾向于被中国企业收购,赚一笔更高的“养老金”。这些“隐形冠军”恰恰有中国企业缺乏的先进技术。但在并购过程中,中国企业仍要注意渐厚的贸易壁垒。

  与此同时,欧洲的大企业也需要进一步接近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中国企业合资深耕中国市场,补上技术应用环节的缺陷。从马克龙此次访华带来的商业代表以及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带的“豪华”企业团,就可一窥端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马克龙;欧洲;潮声责任编辑: 徐茜茜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