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莫名从冬天火到了春天,北京鼓楼的“流量密码”在哪里?

字体:
— 2023—
04/08
10:57:13
2023-04-08 10:57:13 来源: 潮新闻 记者 侴雪妍

  700多岁的北京鼓楼又“火”了,从冬天火到了春天。

  鼓楼东大街、鼓楼西大街和地安门外大街在鼓楼前相会,形成了一个Y字型三岔路口。这个三岔路口前,挤满了为了一首歌来打卡的年轻人,在鼓楼前与红墙合影,等待着赵雷歌曲《鼓楼》里的107路公交车。

  似乎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鼓楼为什么突然火了,连鼓楼自己也不知道。

  潮新闻记者走进几家开在附近十几年的小店,店里的工作人员说,十几年前的鼓楼也“火”,只不过是另外一种“火”法。

  喜欢摇滚乐,就应该来这片儿溜达

  鼓楼东大街上藏着一家不太起眼的小店,它的名字十分直白——666摇滚店,一家在鼓楼附近开了16年的老店,主要经营摇滚乐队的周边。

  “2006年我刚来北京的时候,鼓楼还是一个只有当地人才会来的地方,附近的南锣鼓巷比鼓楼更‘萧条’。”回想起十几年前的鼓楼,666摇滚店的林铮这样说,“以前冬天天冷的时候,坐在这条街上,看过去,没车、没人。”

  666摇滚店

  2008年奥运会前后南锣鼓巷火了,鼓楼东大街跟着人多了起来,中国最早的Livehouse——MAOLivehouse也是在那几年在这条街上开业,吸引了很多独立音乐人、乐队。“那会儿满大街都是听摇滚的、玩金属乐的人,有一种风格就叫鼓楼的摇滚。”

  “对我们店来说,那会儿是黄金时期,在这条街上,乐器行、排练室、Livehouse、酒吧、音乐周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业态。”林铮说。

  “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喜欢摇滚乐,就应该来这片儿溜达。”MAOlivehouse火的那些年,一些国外来的大牌乐队演出结束后,会在鼓楼东大街上逛逛,跟666摇滚店风格相近的乐队还会进店看看。

  在店里工作的林铮

  “现在这条街上原有的业态越来越分散了,很多livehouse去了城外,来这里的摇滚青年越来越少了,游客越来越多。”

  对于十几年来每天都在鼓楼附近工作的林铮来说,这种变化是一种渐变。“也说不上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时代在变化。”

  一个极具文艺气息的地儿

  旋转七天乐器行同样也是鼓楼东大街上的老店,在2010年进入这家乐器行工作的刘浩看来,以前的鼓楼是个“极具文艺气息的地儿”。

  那时候鼓楼附近满街都是琴行、游戏机店、古着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年代文艺青年喜好。“来鼓楼的年轻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喜好,满大街都是穿着十分前卫的‘精神小伙’。”刘浩说。

  “现在每天上班路过鼓楼都要堵上10分钟,都跟那儿拍照呢。”刘浩觉得现在鼓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算真正地热闹。

  刘浩告诉记者,“以前很多人在这边的Livehouse看演出,看完之后就一群人去马路对面撸串、去酒吧喝上一杯,来这里不是为了打卡、走个流程,是更加直接地来这里寻求快乐,年轻人在这里有玩不完的夜生活。”

  这些年来,受房租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鼓楼附近附近的原生业态越来越分散,渐渐地也就没有以前那么“文艺”了。

  “享受式的、让人慢下来的文艺活动逐渐变少了,每天上班路过也会注意,哪个店又关了。”刘浩说。

  在鼓楼东大街开店画漫画的魏风在2010年左右从前门搬来了鼓楼,“那会儿前门附近房租涨得厉害,听说这边年轻人多,就来这了,这里节奏更慢一些,不全是游客,大家也愿意坐下来让我给他们画一幅漫像。”

  但是最近火爆的鼓楼,让魏风觉得,这里又换了一批新的年轻人,他们有更新的玩法。

  红墙、路牌、电车 是当下年轻人想要的“出片”

  红墙、路牌、电车,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出片元素,鼓楼都具备了。沿着地安门外大街走向鼓楼,来打卡的年轻人占据了几百米路边的台阶。

  “鼓楼西大街”和“鼓楼东大街”是附近最火爆的两个路牌,大家排着长队,摆着各种各样的拍照姿势,107路公交车经过时,纷纷举起手机,拍摄107与鼓楼同框的画面。

  “待会儿还能看见107呢!”一位北京大爷喊话路口的年轻人,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由于鼓楼打卡过于火爆,最近,鼓楼的三岔口前增设了伸缩隔离护栏,增加了维持现场秩序的保安人员、志愿者。

  手拿糖葫芦成了鼓楼拍照的标配后,附近多了不少卖糖葫芦的小摊,路边还可以看到一些个人摄影摊,10块钱一张,帮你选最佳角度,精修,或许是年轻人更懂年轻人,摆摊的摄影师,也是年轻人。

  为什么来鼓楼打卡?有的人是为了赵雷的一首歌而来,有的人为了鼓楼的红墙而来,还有的人是为了北京街头的烟火气而来。

  一位北漂两年的女生告诉潮新闻记者,“没事就会来鼓楼转转,这两年来过鼓楼很多次,好像每次来逛逛心情就会好一些。”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浩”“魏风”为化名)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北京;鼓楼责任编辑: 徐茜茜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