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民族资产解冻”诈骗,为什么总打不完?

字体:
— 2024—
02/02
08:33:25
2024-02-02 08:33:25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投资29.9元,就能获得返利110万元,最近吉林警方破获一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近日,公安部还公布第一批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及涉诈APP名称,主要涉及“圆梦行动”“云数贸”“智天金融”等78个虚假项目。那么,这类诈骗的特点都有哪些?相比过去,骗子的骗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又该如何更好的打击治理,识骗和防范?《新闻1+1》白岩松邀请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共同关注:“民族资产解冻”诈骗,为什么总打不完?

  磐石警方揭秘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花29.9元就能获得百万投资回报,这一明显的诈骗算盘让许多人上当。近期,吉林省磐石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扣押非法所得52万余元,非法所得购买车辆2台。

  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特点?

  白岩松:观察公安部公布的4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典型案例”实际上,犯罪分子在行骗过程中,一直没有提到过“民资资产解冻”的这类表述,怎么看这一点?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 陈士渠:民族资产解冻类的案件,实际上是关于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统称。这类诈骗最早的时候是,犯罪嫌疑人谎称在境外有民族资产需要解冻来骗钱,后来就演变成编造国家项目来骗钱,但它总的特点就是“低投入,高回报”。

  民族资产解冻类骗局的危害影响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 陈士渠:民族资产解冻类案件骗的人特别多,如果一个人他老是相信这些不同的诈骗项目,他的损失可能也会很大,涉及被骗的群体很大的话,是容易影响社会稳定的。比如我们查处的一个叫做“圆梦行动”的民族资产解冻类的诈骗,被骗的有上百万人,还有好多民族资产解冻类的诈骗项目也骗了很多人,一般最小的这类诈骗项目都骗了几万人。

  民族资产类解冻骗局诈骗手法在怎样变换?

  白岩松:民族资产解冻类的诈骗,在上世纪80年就已经出现,如今40多年过去,骗术上有了怎样的变化?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 陈士渠:这类骗术最近这些年也很大的变化。比如现在的幕后组织者,很多都已经把窝点转移到了境外,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了一些难度。另外犯罪分子现在也专门开发了涉诈的App,来发展所谓的会员。这个App是有付款通道的,如果一个人下载之后登记了信息,很方便就把钱转到了犯罪分子手里。也就是说现在一些电信网络诈骗方式的使用,也给打击增加了难度。

  民族资产类解冻骗局的打击难度在哪里?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 陈士渠:没有受害人报案。很多被骗的人认为反正被骗的钱也不多,往往觉得没有必要报案。另外还有一种心理,要是万一不是骗局,觉得还可能获得很大收益。这对公安机关来讲,就存在打击犯罪发现难的问题。

  现在诈骗团伙大多转移至境外,也开发了专门的App推广虚假投资项目,通过网络群组寻找代理人、发展下线,利用网络会议培训“洗脑”,通过App来获得赃款,这些都给公安机关的打击带来一些困难。当然不管有多困难,公安机关都会坚决打击这类犯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诈骗;民族资产解冻责任编辑: 江小来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