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记者手记|新一代“瓷记者”讲述“CHINA”故事

字体:
— 2024—
03/26
17:28:05
2024-03-26 17:28:05 来源: 新华出版社 记者 黄浩然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西老表”,“千年瓷都”景德镇是我们为之自豪的地方名片。5年前,我成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在江西分社日常工作中负责“跑片”景德镇,此后每年在景德镇出差的日子加起来超过1个月,我也接过了分社前辈的接力棒,成了新一代“瓷记者”。

  地处赣东北山区的景德镇,人口不过160万,直到2017年底才通动车,从区位、交通上,很难将这座小城与国际化联系在一起。

  但我初到景德镇,就发现这里哪怕一些小酒店也和国际酒店一样,挂着七八个时钟,分别显示纽约、伦敦、巴黎等地的时间;哪怕一场几十件展品的陶瓷展,介绍的译文语种也快赶上了我们新华社小语种专线的数量......

  “北漂”“沪漂”“深漂”,我们从小听到大,但近些年来,景德镇迎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当地政府统计,仅2022年,就有3万外来人口到景德镇定居成为“景漂”,其中有来自全球各地5000多名“洋景漂”,他们中有的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这在素来人口外流的中部并不多见,尤其是不少城市打响人口保卫战后,可谓是一股逆流。

  “景漂”咋就成了一种新时髦?历经千年的瓷都景德镇究竟有何磁力?

  在我的微信联系人里有100多位“景漂”好友,来自埃及的景德镇陶瓷大学留学生马赫迪·艾哈迈德是比较特别的一位。他不学美术,也不学陶瓷制作,从遍地古迹的开罗来到景德镇学习考古,只因儿时与景德镇陶瓷的一面之缘。

  700多年前,马赫迪的阿拉伯“老乡”带着苏麻离青钴料来到中国,与景德镇高岭土相结合成就了青花瓷的雅致,之后青花瓷又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阿拉伯;700多年后,在景德镇以瓷为媒的文明交流互鉴仍在继续。

  2022年12月,阿拉伯艺术节首次在中国中部小城景德镇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在系列报道中,我讲述了马赫迪的故事,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埃及驻华大使馆还专门联系了我的这位“洋景漂”朋友。

  2023年6月,已经硕士毕业的马赫迪想在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告诉我,他可以选择美国、德国的学校,但发现已经离不开景德镇了,这里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就连埃及特色美食“哈马姆”,也就是烤鸽子,在景德镇也能吃到。

  包容、开放,自古就刻在了景德镇的城市基因里,当地人眼里“这是一座没有本地人的城市”。景漂协会会长、从美国归来的艺术家焦孟田告诉我,只有融入这座城市才更能感受到景瓷的价值,它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器物,而是承载着人们精神寄托与审美追求的生活伴侣。这也是瓷文化带来的深深共情。

  瓷文化,是大家初识这座城的“面子”,也是吸引大家扎根这座城的“里子”。融入景德镇,我逐渐发现,尽管“文化自信”的课题很大,但在这里却实在而真切。

  2019年,首个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落户景德镇,千年瓷都承载“打造对外交流新平台”的使命,从此每次到景德镇都有新发现——

  景德镇市市长胡雪梅远赴埃及进行文化交流,带上了我们制作的短片,而她自己用英文致辞,尽管是不小的挑战,但她告诉我“要让景德镇成为国家会客厅,这是必须要做的”;

  来景德镇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充满故事的景德镇也接纳了年轻人的故事,在以陶溪川、乐天陶舍为代表的文创街区,每到周末年轻创客可以免费摆摊,50元使用一次公用窑炉,租一套40多平方米的一居室每月只需500元,而这些文创街区曾经是破败不堪的国营老瓷厂旧址,如今成了一个个“网红”新地标,全城如今有着5.8万家制瓷工坊;

  景德镇还不遗余力保护老窑址、老里弄、工业遗产,打造“博物馆之城”,建成了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推动御窑厂遗址申遗......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陶瓷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对景德镇御窑遗址保护作出重要批示,2019年在视察江西时殷殷嘱托:“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于是,我亲眼见证了景德镇的遗产变成可看见、可触摸、可体验的人文环境,在此过程中,也以一篇篇稿件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添砖加瓦。作为“90后”的“瓷记者”,在此过程中,我从一个陶瓷“小白”到陶瓷爱好者,5年来读过的和景德镇相关的书足有一人高。《文越山海瓷韵长——解码“千年瓷都”景德镇的文化自信样本》一稿凝结的是5年来对这座城市的点滴记录与观察。

  在景德镇,当地人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写的“china”是陶瓷,大写“China”是中国,他们相信china最初是来自于景德镇的前身“昌南”的谐音。讲述“CHINA”的故事,是江西分社一代又一代“瓷记者”的使命,作为新一代“瓷记者”,我还将继续努力在报道视野、资源、表达的国际化上不断下功夫,讲好“瓷上中国”的文化自信故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记者;景德镇责任编辑: 吴珂珺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