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潮声丨人与动物共生的边界在哪里? 他们进入这座特大城市60多个居民小区科考

字体:
— 2024—
07/29
10:51:11
2024-07-29 10:51:11 来源: 潮新闻 执笔 孙婧宜

  7月20日,夜幕降临,容纳了400余人的微信群里消息不断,“终于圆梦了!”“灌丛里有很响的撕咬声。”“看到了一大三小。”“我们‘空军’了,但跟保安和保洁聊了聊,也有收获。”……一群来自天南海北、互不相识、各行各业的陌生人聊得热火朝天。

  与线上的火热不同,在线下,同一批人在同一时段无比沉静。他们“潜入”上海60多个居民生活小区,各自喷上防蚊水,打开手电筒,按照手机上分配的社区小道儿行走,俯身向四周仔细搜寻,不时引来路过居民好奇又带些怀疑的目光。

  “我们是在对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进行调查,正在找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名鼎鼎的、成语‘一丘之貉’的貉。”感受到居民异样的打量,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冯一迪乐此不疲地解释,这是上海市进行的第三次“貉口普查”。

  这次冯一迪负责的是位于上海松江区、紧邻松江大学城的居民生活小区。这里占地约30万平方米,绿化率约40%,住着三千多户人家。冯一迪根据小区情况设计了6条调查样线,供包括她在内的6名志愿者共同完成。

  他们会做些什么?调查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搞清楚真相,潮新闻记者跟着冯一迪等共同前往这片土地,一探究竟。

  志愿者在居民社区摸黑搜寻 记者 孙婧宜 摄

  数百名志愿者到居民生活区“科考”

  只为寻找曾在城市消失的“老上海”

  貉,是原产于东亚地区的古老犬科动物,棕黑色,面颊处有八字形黑纹,体长半米上下,长得有些像浣熊,也有点像小狗,性格比较温驯,胆子小,喜欢在夜晚成群出没。

  作为上海本土的乡土物种,貉是名副其实的“老上海”。但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很多野生动物原有的自然栖息地不复存在,貉也经历了在城市中慢慢减少直至消失的过程。

  最近几年,当城区与郊野的边界逐渐模糊,部分野生动物重新回到了它们曾经生活的城市,貉就是上海最典型的案例,已经成为当地“明星物种”。

  根据2023年上海市第二次“貉口普查”报告,上海有貉记录的小区已经超过300个,数量为3000-5000只,有貉小区的貉平均密度为0.43只/公顷。

  当貉的数量不断增多,与人相遇甚至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便随之变大。据2021年公布数据,2020年,上海12315关于野生动物扰民的投诉达千条左右,其中有人被貉的排泄物和噪声困扰,也有人被貉惊吓。

  于是,一场以“貉”为主角的调查活动开始了。

  2019年,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联合发起了“貉以为家”项目。2022年,“貉口普查”正式启动,这是我国第一个在特大型城市以公民科学的组织方式进行的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调查活动。

  冯一迪告诉记者,受貉的习性影响,普查一般在晚上进行。今年的第三次“貉口普查”共有300多名志愿者走进上海松江、闵行、青浦、嘉定、金山、浦东、长宁、杨浦8个区的居民生活区,开展调查。

  如果说前两次“貉口普查”更偏向了解上海居民生活区貉的数量和分布,那么第三次“貉口普查”更着重于人与貉之间的矛盾,志愿者们调查的也都是在此前调查发现有貉分布的小区。

  普查前一个半小时是访谈时间,志愿者会向小区居民了解对貉的态度,目击位置,以及小区的猫狗粮投喂、湿垃圾管理情况等等,同时向居民科普貉相关知识。

  志愿者向居民了解小区貉的情况 记者 孙婧宜 摄

  后半段,当天色全黑,志愿者们会沿着领队画好的样线,边走边观察,记录视线范围内貉的数量、大小、行为、健康状态等。

  潮新闻记者跟着冯一迪搜寻了两条样线,约花了两个小时,重点观察了草地、灌丛、水域以及房屋边角处,并没有找到貉的踪迹。正遗憾之时,同小区的其他志愿者传来“捷报”。

  冯一迪告诉记者,该小区有两条样线的志愿者发现了貉的踪迹,一条发现三次共四只,一条发现了两次共四只。

  何逸凡是其中一位幸运儿,同时他也是搜寻小区的居民。虽然住在这里多年,何逸凡从没有见过貉。这是他第一次与貉面对面,感到异常惊喜。

  “晚上出来的机会不多,出来也是盯着手机屏幕,更不用说每天通勤走的都是固定路线,习以为常。‘貉口普查’给了我重新认识周边生活环境的机会。今天把小区犄角旮旯都钻了一遍,感觉对蚊虫数量和野生动物数量都有了新的认知。”何逸凡说。

  志愿者在上海某小区合影 记者 孙婧宜 摄

  动物正通过学习适应城市环境

  城市居民生活区野生动物调查方兴未艾

  在大众印象中,对野生动物的调查大多发生在相对偏远的深山密林里,后来蔓延至城郊或是湿地当中。志愿者刘潇如深有感触,作为是生物学研一学生,她在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大多与偏远的深山密林更加相关。

  “城市生态学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即便在城市,大家更多也是观察鸟类,类似貉这样的兽类,且与人的距离非常近的野生动物生态和行为更加难得。”刘潇如说。

  那么,“貉口普查”为什么选择在超大城市居民生活区开展,又为什么选择貉呢?这源于2019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放的一次邂逅。

  那是下午四、五点钟,天光仍大亮,王放在闵行区的一个居民社区里第一次见到貉,发现它与教科书上写的并不一样。

  “它从城市居民楼的通风口里探出半个身子,观察着来往的电动车、行人、流浪猫。初次见到我,它迅速扭头离开,但在十分钟之后,又重新回到我身边,并开始悠闲地咀嚼草根。”王放发现,貉并没有刻板印象中,那么胆小、畏惧人类。

  通过这一次偶然的邂逅,王放意识到,以貉为代表的野生动物们正在迅速地学习、通过调整自身行为来适应城市环境。“在野生动物身上,天生就具备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样的天性驱使它们不断地尝试、学习和适应,这也是貉在上海生存下来的原因。”

  上海某小区中的野生貉 王放 供图

  其实,不仅在上海,近些年,很多野生动物回到城市栖居,一种被称为“野生动物进城”的现象出现了。人们发现,曾经以为只有在远郊才能看到的野生动物,在城市出现的次数越发频繁。

  不久前,江苏南京中山陵附近出现7头野猪街头遛弯引起了热议。近些年,野猪也曾多次现身杭州城区,乃至居民生活区。此外,还有深圳过出现水獭和豹猫。

  王放认为,种种现象表明中国城市的生态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放眼未来的30至40年,城市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增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也将是中国城市管理需要面对的新常态。

  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待、处理“野生动物进城”问题?王放认为,当前,社会对于野生动物整体的数据积累和认识都是非常不足的。不管野生动物是增加还是减少,对人是有威胁还是没威胁,所有一切,包括管理措施、法律法规等,都应以实际数据为依据。

  然而实际数据正是目前缺乏的。“长期来看,我国野生动物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荒野,集中在濒危珍稀物种上。城市区域缺乏保护区和特别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所以存在特别明显的研究和保护管理空缺。”王放说。

  他认为,“貉口普查”是一次初步的探索,最大的价值在于为城市居民生活区貉研究提供了准确的、清晰的、直接的科学结论,也为民众和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提供了参考。

  比如,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大家发现只要不主动投喂或招惹,小区也做好垃圾清理、限制投喂猫粮,貉就会跟人保持距离,形成互不干扰的稳定关系。这些发现也被纳入了2023年10月1日生效的《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中。

  小区居民投喂猫粮吸引貉前来觅食 冯一迪 供图

  “每公顷多少只貉才合适?这其实是一个生态承载力的问题,也是周边居民容忍度的问题,可是我们过去并不清楚具体答案。”上海市林业总站副站长李梓榕表示,随着调研的继续深入和进一步细化,就能明确上海市各区域野生貉的“承载界限”。经过评估,如果貉的密度超过了标准数值,相关部门就要采取行动。

  此外,将貉的经验复制推广,未来城市中野生动物该如何保护、管理,是否采取干预措施,都将有科学的参考标准。

  当“与它为邻”已成大势

  人与野生动物共生的边界在哪里

  如果说了解城市里的野生动物是基础,那么协调人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面对城市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挑战,则是大趋势下必须考虑的重点问题。

  往常,大众对于野生动物这一议题更多停留在保护层面。经过多年的调查,冯一迪相信,“共生”应该是保护和管理并存的。而真正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公民参与必不可少。

  在2022年“貉口普查”启动之初,就定位为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的公民科学研究。三年来,知道且愿意参与“貉口普查”的民众越来越多。今年“貉口普查”志愿者名额仅放出两分钟,就有100余名居民报名。

  但这些社会参与度还远远不够。在冯一迪看来,目前公众对城市居民生活区野生动物的认知仍太少,也尚未建成正确的相处态度。

  “貉口普查”调查中,志愿者们遇到了不少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困乏、认知度不高的民众,他们的态度走两个极端。有人认为貉很可爱,喜欢去接触、投喂它们;有人对貉深恶痛绝,觉得它带有传染病,或是会攻击人类,不该出现在城市里;甚至还有人询问可不可以把貉抓来吃掉。

  显然,这两种极端态度都让共生课题变得更加艰难——前者的过度“溺爱”导致野生动物大量繁殖,超过“承载界限”,且习性发生异变;后者让冲突愈发严峻,甚至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毁灭性伤害。

  王放同样认为,市民对身边动物的了解程度不足,当野生动物真的出现在身边时,会产生大量的误解、恐惧、抵触,显然还没有做好身边出现“自然”的准备。

  真正人与野生动物和平共生的理想状态该是怎么样的?在王放理解中,应该是“熟视无睹”的。何为“熟视无睹”?当人们已经对生活中出现野生动物习以为常,保持热情的同时又保持距离,不恶意驱赶又不恶意靠近,就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

  那么,理想状态该达到?王放分析,首先,让市民熟悉、了解野生动物,是化解冲突的关键。据他介绍,近些年,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貉为样本,进行了许多尝试。

  比如,通过走访、科普讲座、设置科普宣传牌、发放科普海报及《上海城市常见野生动物“怎么办”社区管理手册》等方式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行动,推动科研成果变成科普产出,生产绘本,生产纪录片,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历史教育的内容等。

  此外,管理部门也正让市民看到他们管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能力,积极回应市民的诉求。比如,对上海全市的貉进行了人畜共患病检测,确认没有貉携带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

  科普海报 冯一迪 供图

  作为从业者和城市居民生活区野生动物研究推动者,王放和冯一迪对于未来有许多期待。他们期望能把城市里的野生动物调查网络建立起来,期望广大市民都能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或管理的队伍里来,期望城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律法规愈发完善,期望除了政府主导外,社会机构也能参与进来……

  “到那时,孩子们从小就能看到一些身边自然的故事,市民在每天都可能很不经意在报纸上、地铁的小屏幕上、公交站站牌上看到城市动物、城市自然,大家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采访的最后,王放跟潮新闻记者聊起了团队目前正在进行之中的一个有趣的项目——他们正在参与黄浦江滨江区域的改造,通过建设蝴蝶花园、人工湿地、鸟类栖息地,把废弃工业区打造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

  “这不意味着我们要把野生动物投放其中,而是在城市中打造湿地、树林,让这里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果实给鸟吃,不同的花朵给蝴蝶和蜜蜂采蜜,吸引野生动物主动前来聚居。而对市民来说,哪怕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注意到身边的蝴蝶和头顶的飞鸟,也能不经意间感受到环境的改善。”

  王放相信,在如此生态公园的加持下,城区野生动物的生存压力会得到缓解,和人的共存也会更加和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小区;科考责任编辑: 吴珂珺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