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字体:
— 2025—
05/19
10:40:01
2025-05-19 10:40:0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孟宇 编辑 章忻

  促进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路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可从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这四个着力点精准发力。

  强化政策引导,夯实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完备的法律法规是规范绿色消费市场秩序的基石。当前,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绿色产品在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与责任。二是优化财政补贴政策。政府可从供需两端综合发力,通过加大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补贴力度,降低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成本,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三是完善绿色标准体系。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国际标准衔接,加快建立区域内统一的标准体系,明确绿色产品的技术要求、认证程序、评价机制和标识规范。通过完善绿色标准,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有据可依,同时也为生产端提出明确要求,推动绿色消费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发挥市场驱动,释放绿色消费内生动力。一是培育绿色优质品牌。鼓励企业加强绿色品牌培育力度、加大绿色品牌建设投入、健全绿色品牌保护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服务优化,打造更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品。同时,企业也要注重绿色品牌形象塑造,提高品牌的市场辨识度。二是促进绿色供应链发展。绿色供应链是推动绿色消费的重要支撑。企业应通过在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为绿色消费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政府和金融机构可通过设立绿色消费专项基金、推出系列绿色消费信贷产品、发行绿色债券等手段,引导更多金融资本流向绿色消费领域,全方位助推绿色消费发展升级。

  加强宣传教育,培育绿色消费文化土壤。一是多渠道展开宣传。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体形成传播矩阵,加强绿色消费正向引导。联合宣传部门举办绿色消费主题展览、专家讲座和互动式体验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同感。二是发挥家校教育作用。应将绿色消费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按照不同学段循序渐进地融入绿色消费知识、教授绿色消费技能。重视家庭教育在绿色消费习惯养成中的枢纽作用,通过日常生活中旧物利用、垃圾分类等行为,促进绿色消费习惯养成。三是放大社会组织功效。应尽可能地鼓励环保公益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绿色消费宣传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出绿色消费氛围,传播绿色消费理念。

  夯实基础设施,畅通绿色消费内外环境。一是完善绿色产品流通体系。构建覆盖城乡的绿色产品流通网络,加强绿色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在城市和乡村,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绿色消费场景,拓宽绿色产品的销售范围。同时,加强绿色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提高绿色产品的配送效率和质量。二是健全废旧产品回收体系。企业可提供废旧产品一站式回收服务,政府规范二手交易市场,推动建立适用于旧家电及具备二手流通价值产品的交易规则。三是优化绿色消费服务。企业应秉承全过程服务意识,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消费咨询服务与购买建议,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保障。同时,全社会强化绿色产品的安全责任保障,搭建绿色产品追溯体系,实现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溯源可控,营造良好绿色消费环境。

  【作者为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 消费责任编辑: 吴珂珺
国内综合
国际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