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透露,神舟六号的多项改进,源于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时的一些感受。
如何让航天员参与到飞船的设计建造中来,一直是科技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在神舟六号研制时,杨利伟是唯一在太空中乘坐过神舟飞船的人。张柏楠介绍,杨利伟返回后,我们与他进行了座谈,他反映神舟飞船乘坐非常舒适,感觉很满意。但是有两个小的技术细节需要改进,一是返回舱舷窗的位置让他在观察时感到别扭;二是飞船上用来收集杂物的袋子,地面上感觉用拉链比较方便,太空中的实际感受却是用绳系口的方式更方便。
针对杨利伟提出的意见,在神舟六号设计建造过程中,飞船工程师反复亲身体会,调整了航天员座椅与舷窗的相对关系,并为航天员制定了如何找到最佳观察位置的办法。重新生产的用来收集零散物品的袋子,封口处也都尽量改成了尼龙搭扣。
张柏楠说,在这之前更多的时候,航天员通过航天医学工程人员间接参与到飞船设计过程中。飞船设计之初,很多科学家和专家对国际上其他载人航天器进行了深入研究,再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对飞船提出了医学和工效学的要求,从舱内噪声、震动,到照明灯亮度,仪表上显示字符的大小间距,每个细节都有严格细致的要求。
飞船设计好后,由航天员系统进行评价。从神舟一号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不断地改进。张柏楠举例说,杨利伟曾在神舟五号上使用过的用来控制仪表板的像枪一样的金属棍,一共改了三轮才完成。
工效学也叫人机工程学,在地面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汽车、电脑等领域都有通用的标准。航天领域的难度在于,一些在地面上觉得十分可行的操作,在太空环境下,可能会变得完全不同。因此,张柏楠说,飞船的设计师们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航天员在太空驾乘飞船后,为神舟飞船的继续完善提供珍贵意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