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35岁生日的深圳市民周仲禅早年毕业于中国某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系,受益于近十年来中国电信业的飞跃式发展,大学毕业后一直就职于深圳某大型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他月收入早已达到5位数。每天早上周先生总是驾驶两年前花了30万人民币购买的国产本田轿车,从位于市中心的寓所驱车前往高新区上班。
尽管加班加点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但在有限的闲暇时光周先生对生活品味很是讲究,喝咖啡必去星巴克,吃快餐动辄必胜客,每隔两三个月就不忘到香港往自己身上贴上几块新的时尚品牌。周先生虽然对时下流行的世界流行文化很是受用,却喜欢给自己贴上一个“富裕中农”的中国标签,而且对中国的古诗词始终抱持着热爱甚或崇拜。当然,精力旺盛的周先生也没忘记在自己的博客上针砭时弊,从抵制日货到市政建设,从远足闲情到市井琐事,都成为周先生关注的对象。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指出,当下中国内地关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标准之争此起彼伏,至今未有权威定论,令人无所适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根据哪一种标准,周仲禅都算的上是一个深圳中产阶层的活标本。
文章称,由于中产阶层的划分标准,不仅关涉个人是否属于中产阶层,而且也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产阶层的比例大小,因此一直是学界和市民关心争论的话题。通常的划分标准有教育、财富、成长环境、家族关系、社会圈子等等。这些因素虽然不是互为依赖,但也都互有联系。
虽然中产阶层在中国社会不过是初具雏形,但是由于中产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层面的深远影响,学界对中产阶层的研究亦非常关注。一份由内地某大学主持的相关研究认为,中国中产阶层占社会人口11.9%,并认为中国中产阶层职业主要由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或技朮专业人员、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业技朮人员、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组成。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最新资料,广东全省人均GDP达2,380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已迈进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行列,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众所周知,广东省内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珠三角一马当先,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被远远拋在后面。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深圳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500美元,而深圳人均收入在珠三角地区处于中游水平,显然,珠三角地区人均收入已经开始逼近上等收入国家门槛。
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仅带来个人资产的膨胀,而且也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珠三角收入中等的深圳为例,在深圳定居超过八年以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有超过40%的人拥有第二套住房,连续数年每天600辆私家轿车的上牌量标志着深圳已经进入轿车普及时代,而出境游、深度旅游,环保旅游等个性化国际化旅游方式也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中国社科院原所长陆学艺近日表示,如果按照目前中国社会中产阶层每年1%的增长速度,20年内中国的中产阶层可以达到总就业人员的40%。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珠三角领先全国经济大约15年,考虑到近年来内陆地区经济发达渐显活力,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赶超沿海地区,可以预期,2020年,中国将形成中产型社会结构。
文章称,中产型社会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比例问题,而且对于社会各层面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正在致力建设的和谐社会也将形成一个潜在的推动力。政治经济学的一些现代理论认为,拥有一个大的中产阶层是对社会有益的。因为足够比例的中产阶层将对社会产生持续稳定的影响力,因为他们既不是潜在可能爆发革命的低下阶层,也不属于易有专制倾向的上流阶层。
中产阶层由于收入、生活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在全社会具有一定的指针意义,所以往往被寄予厚望,珠三角虽然已经形成中产型社会结构,但还难称为中产社会。因为珠三角中产阶层的社会公共意识,纳税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思想的形成还未成熟,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更无从谈起。因此,预计中国在形成中产型社会结构之后,真正进入中产社会还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