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步走出去”的领袖
“中国高层今年出访的频率,可能是近些年来最高的,恐怕也是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沈骥如认为,中国领导人“大步走出去”广交朋友的外交作风,也表明中国确实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沈骥如说,“中国领导人的外交风格更加务实,也更加积极主动。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每次出访,都不是只说友好的话,也提出了许多制度创新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很务实的,能够为绝大多数的国家接受。”
比如,在联合国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和谐世界”主张,还提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五点建议”,表示中国在今后3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等,这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外交非常积极、主动,中国领导人也很活跃。”曲星也对2005年中国“领袖外交”给予积极评价。
曲星说,正是通过中国领导人积极的外交活动,在重要的几个国际关系上,中国都取得了进展,这些也都构成了中国外交的“亮点”:中俄关系在改善,中美关系在加强,中欧处于稳定阶段,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关系则在深化。“在理念上、布局上,中国外交今年都有得力的举措、丰硕的成果。”。
回顾2005年,中国外交环境至少比过去几年更加从容,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改变对中国的看法。
许多专家都提到,2005年可能是中美关系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已为中美关系定调:中国是利益相关的参与者。鉴于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美关系无疑是中国外交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影响深远的双边关系。
沈骥如就认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就是中国外交今年最大的亮点。“布什在第一任期上台时,对中国带有明显的敌意,称中国是战略竞争对手,他今年访问了中国,这标志着牛仔作风的总统已在中国问题上变得比较理智,也可能意味着美国已接受了中国融入国际关系体系,而且承认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
曲星则相对比较谨慎,他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仍来自美国,因为这个一超独大的国家对中国的发展仍然抱有疑虑心理。“美国正两面下注,一方面积极寻求与中国建立关系,探讨问题;另一方面,它对中国的发展制造一些障碍,几乎所有敌视中国的举动,都可以在超级大国那里找到后台。”
“最好时期”的挑战
中国人正大踏步走出国门,中国国际地位也在迅速提升。对此,沈骥如深有同感。
“对我们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人来说,2005年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实实在在。”他举了一个例子:今年他在接待澳大利亚的一个代表团时,双方谈到铁矿石贸易。沈骥如说,中国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在铁矿石领域也要节约资源。哪知澳大利亚朋友马上就表示:“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希望能卖更多铁矿石到中国去,因为中国将是最重要的大买主。”
“如果10年前,中国提出经济和外交主张,许多外国人并不在乎,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外国人就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意见,也必须听取中国的意见。”沈骥如说,现在至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状况最好的时期。
曲星教授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很难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是严峻的,不过由于中国外交处理得比较好,所以我们说,机遇大于挑战。”。
他认为“最好时期”的说法,可能有点忽视挑战了。
“我觉得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外交环境才是非常不错的,非常主动、积极,因为苏联吸引了美国的压力,现在情况不一样,显然压力比较大,中日关系出现这样一个状况,中欧关系和其他重大关系也还没有重大突破。”曲星说。
真正收获还在后面
尽管中国外交得到了相当多媒体和专家的喝彩,但在普通民众看来,尤其是在一些特定问题上,也有不同看法。
曲星教授表示,有一部分民众的确对中国外交颇有微词,“他们的爱国热情是好的,但可能他们对形势不太了解,观察点不清楚,对大国力量对比也不明确,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但从我研究中国外交20多年的体会来说,政府的外交工作做得还是很好的,该作为的时候有所作为,所谓‘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他说。
他认为中美关系之所以能有所发展,正是这种外交努力的结果。“美国现在既与中国进行磋商,也对中国人权进行抨击。因为从美国国内政治来讲,政府必须在人权问题上有所表示,但这个表示并不利于中美关系发展。”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也有明确认识,“该批驳就批驳,但在其他问题上,中国也表现出理性的外交作风。比如纺织品问题上,美国设限是基于国内贸易保护,实质是没有根据的,但中国考虑到纺织品在中美贸易额上比重有限,于是和美国进行谈判来解决这个问题。”
既有合作,也有斗争,还有妥协,贯穿在中美关系中,当然也表现在中国与其他所有大国关系中,“但中美关系是最明显的”。
曲星更认为,在中国以后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过程中,斗争可以让位为“斗智斗勇”,“我认为发展大国关系要遵循‘有理、有利、有节’这个基本原则,可以斗勇但不要斗争,可以斗智但不要斗气。”
尽管存在着种种挑战,专家们都对中国外交未来充满信心。
“我对中国外交持乐观态度,未来一年中,可以预见的产生重大转折的核心外交问题,可能性不是太大。”曲星说,因为目前环境相当有利,美国在2008年大选前应该会保持政策稳定,台海问题在2008年前也很难成为焦点。
他有所担心的是中日问题:明年是小泉执政最后一年,之前5年,他每年都参拜靖国神社,但明年会不会铤而走险选择8月15日这个可能更具挑衅性的日子呢?
但曲星也表示:“中日关系现在本来就处于僵局,明年即使有所冲击也不会太大,中日关系也就这样子了。”
沈骥如在谈到中国外交时,用到了一个概念,今年是外交“播种的一年”。“今年,我们全方位外交进展顺利,同非洲、拉美国家关系,也包括同美国关系,都有所突破,有收获,但这也是在播种”。“收获总会相对慢一点,明年外交中国肯定将还有收获,但真正的大丰收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