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劳动合同进行规范的法律草案,能否真正成为亿万劳动者维护自己权利的“利剑”?
不签书面合同
劳动者也受法律保护
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双方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有不同理解的,除有相反证明的以外,以有利于劳动者的理解为准。
解读:“这一条与以往相比明显加大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北京华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郭艳军说,“特别是当双方有不同理解时以有利于劳动者的理解为准,减轻了作为相对弱势方的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同时加强了用人单位的责任。”
鼓励签长期合同
确保劳动者职业稳定
草案:用人单位解除、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按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续签的,用人单位不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终止计算经济补偿时,劳动合同每存续5年,经济补偿减少10%。
解读:“目前有些用人单位只签订一年合同,那么按照现在的规定,只签订一年的合同也应该支付薪金、补偿金。如果签订长期劳动合同,那么支付的金额可以相对少一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司长闫宝卿说,“草案希望通过采取这种经济措施,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较长期限的劳动合同。”
遭遇恶意欠薪
劳动者将获得赔偿金
草案:用人单位如果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由劳动保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或者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责令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解读:郭艳军说:“这样细化的规定和处罚措施,无疑加重了用人单位恶意欠薪行为的法律成本,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减少恶意欠薪行为的发生,使恶意欠薪者心存畏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