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历时两年,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听取了情况汇报,对经济普查工作给予肯定,并对普查成果的开发利用提出明确要求。12月27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总结普查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任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搞好普查数据的开发应用,全面掌握国情国力,增强为党和政府决策、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统计体制和方法,推进统计工作走上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的轨道。
曾培炎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结果,如实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对于编制好“十一五”规划,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将发挥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曾培炎指出,经济普查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开展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和平时期的一次重大社会动员。在普查过程中,各部门分工协作,各地方分级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广大普查工作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卓有成效。普查取得成功是各方大协作精神的重要体现。曾培炎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参加和支持经济普查的全体普查人员和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曾培炎指出,这次经济普查立足中国国情,形成许多好的做法。第一,成立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普查机构,有效发挥了国家的行政动员能力;第二,组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普查队伍,充分发挥了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三,制定了一部可供遵循的普查条例,为依法普查提供了依据;第四,推广了一套先进适用的普查方法,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监督审核,使普查数据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曾培炎强调,统计系统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做好统计工作。一是搞好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调整数据基础,深入开展分析研究。二是加强基本单位数据库系统的管理,扩大信息共享,服务社会公众。三是不断改进统计体系和方法,要针对普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完善统计体制,健全指标体系。四是抓紧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监测,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权威性。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共动员组织了30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1000多万名统计和财务人员,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517万个法人单位、682万个产业活动单位、3922万个个体经营户,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普查登记,拿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电视电话会上,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宣布,向北京东城区经济普查办公室等3923个单位和丁红霞等12628人授予荣誉称号。
中国政府网对电视电话会全程独家进行了网上图文直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