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
两会期间,“以房养老”的提案引发极大关注。提前改善居住条件,同时预留老年收入渠道,一举两得,应是不错选项。但“倒按揭”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父业子承”的伦理温情,带有“自顾自”的负面暗示,在操作中难免“水土不服”。养老需要钱,更需要亲情、责任和归宿。自己房子留给谁,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并不简单。
以60岁为界标,将人生分为工作和退休养老两个截然断开的时期。前者是人们作为劳动者,就业赚钱、花钱购房,积聚家庭财产;后者则是人们退休在家,休息养老、安然享用前期劳动成果,将前期积累之钱财逐步消耗的时期。但后期是否真能做到“安然享用”前期的劳动成果,能够享用多大的数额,能否满足养老生活的需要,增多为变量。
在家庭财产构成中,住房资产往往占到一半左右,价值很高。据国家统计局于2003年对全国五大城市的调查统计,我国人均拥有资产的价值已经达到22.83万元之多,其中48.89%为其所拥有房产的价值,而这一比例还处于迅速上升之中。若能将这部分资产用活用好,对家庭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用提高,显然具有决定性功用。60岁前能“人养房”,同时也就为60岁后的“房养人”做出了充足的物力准备,也真正体现出“财产为人服务,而非人为财产服务”的精髓。
“人养房”与“房养人”之间体现的各种关系却颇为复杂。它既有住房产权获得与释放的关系,也有住房与货币的计量计值的数量均衡与产权转换的关系,还体现了使用价值与价值、使用权与产权分离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还表现了人与物、住宅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一种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两者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和谐统一。“人养房”是货币金融资产向住宅资产的转换,“房养人”则是住宅实物资产向货币金融资产的转换。这种转换使得人们对两种资产的拥有和配置的形式和内容,赋予了一种自主随意转换的前提条件。人们拥有的各项资产(主要是房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也正从这种表现形态的自主随意的相互转换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实现了个人拥有资源在家庭长期的生命进程及各不同阶段的跨期间配置。
以房养老还具有更多可持续性意义:将养老保险、社会保障与购房养老相结合,为巨额保险资金寻找到安全、收益稳定可靠的投资出路,实现保险金“从养老中来,到养老中去”的新型循环机制;激活房地产交易市场,形成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倡导老人自我保障,儿女独立自强,不依赖父母的遗产讨生活,减轻老人和儿女的养老负担,将我国两代人间的过度依赖改进为相对自立,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代际关系;在传统的儿女养老,目前的货币养老的基础上,增加第三种养老模式——以房养老,加固养老保障。
主题插话
正方重塑“代际关系”
(以房养老)有助于老人自我保障,儿女独立自强,将我国两代人间的过度依赖改进为相对自立,从而形成的新型“代际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赖明
(美国人)要想在老年过得体面优裕,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养老金上,而主要靠个人攒钱,途径是买房养老——因为如果把钱存进银行,不但利息微薄,而且一旦遇到通货膨胀,钱还会贬值,投资资本市场,收益大,但风险同样大,而房子呢,由于美国产权严格,市场稳定,况且一般能升值不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