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时节,记者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基层农技推广应用滞后,与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不相适应。
基层农技干部反映,当前农技推广有“五难”:
一是农业适用新技术推广难。农村男劳力外出务工、经商的人逐年增多,加之农业税取消,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留在家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弱妇孺,这个群体文化素质较低,科技意识不强。
二是农业适用新技术应用难。西部农户分散经营,生产形式以自给自足为主,土地集约化程度低,而且多数农产品受长期价格低迷影响,销路不畅,农民不愿承担风险,接受新品种、新方法。
三是农业疫病防治难。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流动人口的增加,物流的加快,促进了农产品交流,同时也使各种病虫害、外来有害物种的传播速度加快,对农业、林业、养殖业造成了影响。而基层农业技术保障体系又不健全,防控措施不够有力。
四是农业适用新技术试验示范难。很多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在推广前需要进行试验示范,以降低农民的种植风险,但由于财政困难,一些贫困县每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经费比较紧,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试种试养和适应性评估。
五是农业适用新技术普及难。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体制不顺,在基层农技人员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又有相当数量被抽调从事其它工作,加之基层农技干部学历偏低、年龄老化,科技知识和业务知识更新慢,工作能力不强。
大力发挥科学技术在推进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加快“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基层干部认为,要解决当前农技推广中的这些难题,一方面需要改革农技推广应用管理体制,精简机构、精干人员、整合资源,撤并以乡镇为单位的农业“四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设立以不同农业生产类型和发展方向为特征的片区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根据不同地域农业生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技术服务。同时,还应加大教育、培训和知识更新的力度,努力提高基层农技干部的业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