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综合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新华视点:外资大量入楼市 风险利弊应自知

www.zjol.com.cn  2006年06月01日 15:35: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新华网上海6月1日电(记者 徐寿松 黄玫)记者在上海、广州等地采访时发现,今年以来境外资金从收购内地写字楼、商铺进一步扩张至高档住宅。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大量进入内地楼市,对楼价攀升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沪京穗:加快收购高档住宅

  进入2006年,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楼市,海外机构投资者空前活跃,整体收购案明显增多。

  2月,有美国、印尼、香港特区资金背景的基金协和建设收购位于上海市卢湾区的盛捷服务公寓住宅,嘉吉集团也在南汇区买下了24栋别墅。

  3月,继美国高盛以7000万美元买下虹桥花苑酒店式公寓之后,来自中东的“神秘”资金,通过美资背景的基汇资本,以6亿元的总价,整体收购了上海卢湾区的高档住宅“翠湖天地御苑”18号楼,共103个单元。

  国际性中介代理机构仲量联行的统计显示,一季度,外资在上海房地产投资市场投资放量,成交金额已超过去年总量的一半,海外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一季度的房地产。

  4月,先有麦格力物业投资银行收购了卢湾区的城市公寓,后有摩根士丹利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异常活跃。摩根士丹利以7亿元代价分两次收购了浦东陆家嘴中央公寓4幢住宅,每平方米1.4万元的高档住宅也已成为其投资对象。

  北京楼市同样被外资看好。香港某银行北京一位信贷经理透露,其手头今年批出的贷款基本上全是房地产项目,“由于贷款人基本上是信誉较好的外资机构,不担心这些贷款的收回,而担心这会最终吹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

  在广州楼市,境外资金进入的步伐同样在加快。广州高力国际物业服务公司有关人士说,摩根士丹利在广州荔湾区已购买了多处物业,由于通过“影子”公司获得,并未留下交易痕迹。

  由于地缘关系,越来越多的香港资金进入珠三角楼市。4月下旬,置业国际发布报告称,一季度香港人在内地购楼金额约36.5亿元,同比增长11%。这些资金八成投在了珠三角楼市,另有13%投在了上海。

  近年来,海外基金收购一线城市物业日益增多,先是集中于写字楼、商铺,现在高档住宅也成了炒作的题材--这预示着外资对境内各类物业的投资全线铺开。

  仲量联行研究部主管何迈可表示,机构投资者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关注仍在不断增长,预计年内将有多项收购案达成。

  国际知名物业代理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董事李旭说,海外基金对国内楼市的收购、介入会越来越深,甚至会走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蔓延。

  政府:调控外资“炒”房

  国务院办公厅昨天转发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和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未来发展来看,《意见》肯定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但由于其主要是针对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属于中长期政策,因此短期来看,恐怕难以很快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

  4月下旬,国家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孙鲁军表示,外汇局对外资进入房地产和“其他投资”猛增已经高度关注,并且正在积极研究相关对策。在他之前,统计局发言人郑京平呼吁,有必要对关于外资直接进入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观点:炒房行为将受抑制

  热钱不断涌入境内房地产的现状引起业内关注。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昨天在出席科博会金融高峰会时指出,必须及时调整资本流进流出的政策,特别是应该限制境外短期资本投资境内房地产和对其他一般加工业的投资。

  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这一《意见》。根据这份2006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细则,从6月1日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仍执行首付款比例20%的规定。

  中国的“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这段话出现在国家建设部等九大国家职能部门近日联合发出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当中。

  由此可见,中国近来的楼市确实乱得可以、病得不轻。为此,国家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银监会再度联手调控房地产市场,痛下十五剂猛药为楼市疗疾排毒。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徐寿松 黄玫 编辑: 沈华军
·调查显示近6成人认为政策对抑制房价过于温和   2006-06-01
·国土部否认地价推高房价 称地价仅占房价10%   2006-06-01
·北京今起严查哄抬房价 期房交易渐低迷   2006-06-01
·北京响应稳定房价政策推出126公顷限价土地   2006-06-01
·国土部:从严土地管理不是收缩用地 不会抬高房价   2006-05-31
·解读九部委新政:重在解决普通居民住房需要   2006-05-31
·专家称外资推动房价高涨 炒家豪赌人民币升值   2006-05-31
返回国内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