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3日电本周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对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党委书记王争鸣进行了独家专访,王争鸣介绍了大剧院工程进展及今后的经营管理等事宜。
光污染不会对长安街交通造成影响
《瞭望新闻周刊》: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大剧院屋面形成的反射光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光污染,这个问题怎么办?
王争鸣:目前没什么好办法,不可能变颜色,也不可能给它加个罩子。但所谓光污染也不要过于夸大,因为大剧院是椭圆形,光线是曲面散射,光点集中,不直视就不会刺眼,而且光的法线向上,反射角很小,光线照过来之后是向上反射,不会直接打在地上。特别是它不会对长安街上的交通造成影响,除了因为是椭圆形的外,它离长安街约200米远,长安街两侧还有一排大树,也会挡住反光。
《瞭望新闻周刊》:在前段时间的沙尘天气中,大剧院外壳上积起一层黄土,十分显眼。对大剧院的表面清洁工作你们都有哪些办法?
王争鸣:大剧院的外壳,一部分是玻璃,一部分是钛金属板。目前,我们在玻璃上涂了一层纳米涂料,能够使灰尘、鸟屎等脏东西落上去之后粘不严,用水就可以冲掉。涂上纳米材料之后,这些脏物经阳光照射,在光学作用下可以分解。这使得清洗间隔可以长一些,清洁起来也更容易。钛板没有涂纳米涂料。在金属表面上涂纳米缺乏工程实践,不能保证耐久性。
多项技术降能耗
《瞭望新闻周刊》:听说大剧院的湖面冬天不会结冰,是这样的吗?
王争鸣:是的。我们采用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冷热温差交换技术,给水面加热和降温。很多人以为我们是把地下水提出来,其实不是的。内部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不耗水,无污染。
《瞭望新闻周刊》:很多人担心大剧院建成后空调、照明等日常运行成本会很高,当初有人估算说每天的空调电费开支就会达到10万元。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
王争鸣:空调费肯定不会少,但也不会太多。我们现在用了一些技术,使日常费用能够降低一些。第一个就是从观众厅的座椅下送风。现在的剧院大多是利用大空调吹冷风,很浪费能源。座椅下送风有两大好处。第一,风量风速风温调好之后,主要控制人体高度内的温度,只管到距地面两米以下的范围,因而节能;第二,这些气体从座椅下裹着你,在里面很舒服,且感觉不到冷风在吹。
大厅是个特别大的空间,有些麻烦。我们同样是把温度控制在人体高度内的范围,采用地板冷热辐射技术。虽然,大厅还有风口送冷气和新风,但这比直接制冷制热便宜多了。
有人不喜欢有人喜欢
《瞭望新闻周刊》:大剧院就要完工了,到这个时候,再回顾一下当初的建筑设计争论,你都有哪些体会?
王争鸣:出现争论是必然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争论也是好事,它引起了建筑界和高层领导对于中国建筑界现状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年那场关于大剧院的争论,就不会有当前中国建筑设计市场的繁荣,也不会有鸟巢、水立方和新CCTV大楼。
具体到大剧院,至今依然有争论,但争论小多了。当初之所以挑中了今天的方案,并不是某个人的行为,而是经过了很多轮的竞争,从69个设计方案中比来比去选择出来的,还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这在全国开了先河。
一直到现在依然有人不喜欢它,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它。大剧院最大的意义不光在于这个造型新颖的建筑,它对中国建筑界的思想理念、管理体制都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从大剧院争论之后,我们的领导和建筑师,思想都更解放了,这实际是中国建筑界的一次思想解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争论是好事。
《瞭望新闻周刊》:那么,当初争论的一些具体问题呢?当时有专家提出了一些使用功能的问题,比如因为一个壳限制了功能的使用,还有消防问题、造价提高座位却减少了等,都很具体。
王争鸣:很多具体问题还是有道理的,当时也是最大程度地吸收了他们的合理要求。但是当时争论的焦点还是建筑风格。但这个没有统一标准,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至于消防安全,我们在初步设计时就做了很详细、很完备的消防设计,比国家规范还要好。
戴高乐机场屋顶坍塌与安德鲁无关
《瞭望新闻周刊》:建筑师安德鲁经常来吗?
王争鸣:大概一个月来一次。
《瞭望新闻周刊》:他的压力应该很大吧。他有没有说过他的想法,包括戴高乐机场屋顶坍塌事故。
王争鸣:戴高乐机场的事他压力很大,但是安德鲁从一开始就坚信,在机场问题上,他的设计绝对没有问题。后来证明是结构设计出了问题,而不是他的建筑设计出了问题,结构设计不是他做的,是另外一家做的。
《瞭望新闻周刊》:这件事对大剧院有影响吗?
王争鸣:有舆论的影响,但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我们心里很踏实。我们的自信源于我们的把握。像建筑坍塌这样的问题肯定出在结构上,一是结构形式不合理,或者结构计算有问题,二是设计本身没问题,但在施工中偷工减料。而大剧院是非常四平八稳的结构,另外,我们的设计是法国人做了初步设计,结构计算是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的,安全系数容余量给得特别足,又经过建设部设计院复核。在中方就过了两道关,这两家的水平都是国内顶级的,如果他们再出问题,那中国的设计就没有不出问题的了。而且,大剧院工程在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评审中得了金奖。施工监理、质量总站和北京市“结构长城杯”评审委员不会都出问题吧?
《瞭望新闻周刊》:也就是说,当初争论时提出的技术问题都一个个采纳也一个个解决了?
王争鸣:是这样的。(戴廉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