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万丰泉,和谐发展的景象映入眼帘:一条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两侧矗立着红砖碧瓦、别致典雅的17幢欧式小别墅,村落四周绿树成阴,花草纵横,一条条道路、一个个农家小院整洁干净,院落美化,人畜分离,整个村庄呈现出“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画图。
万丰泉是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的一个村民小组,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城北30公里处,与五胡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遗址统万城毗邻。这个过去穷得“叮当响”的村庄,现在却成为靖边县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5年,万丰泉村民小组农民人均产粮由2003年的800多公斤增加到2500公斤,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950元增长到10000元,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被人们誉为“万丰泉现象”。
万丰泉村民小组是怎样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奔富裕、破解新农村建设中的诸多难题的呢?6月上旬,记者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发展变化确实令人感奋。
由穷变富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万丰泉曾经怎么“穷”,村支部书记王贵喜最有“发言权”。他说,这里自然条件差,四望黄沙,不产五谷,是“天生”的一个穷村落。万丰泉人世世代代过着居土窑、行沙路、烧柴禾、靠天吃饭的穷困生活。虽然农村改革以来,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老百姓终于摆脱了贫困,越过了温饱线,但由于受传统的生产、生活条件所限,脆弱的生态环境依然困扰着万丰泉村民小组以及尔德井村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水、电、路建设滞后,信息闭塞导致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意识淡薄,农民收入多年徘徊在900元左右。受经济发展的制约,村容村貌难改变,人居环境难改观,村民生活质量难提高。这里粪土乱堆,厕所乱建,脏水乱倒,家禽家畜乱跑。人穷志短,村里懒汉多,醉汉多,不思进取的人多,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难道这里真的只能听天由命、任其贫穷下去吗?村党支部书记王贵喜不信这个邪!他常对村支部其他成员说,条件差可以改变,只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一定能让农民过上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2003年,为了寻求水保生态建设与促进“三农”工作的结合点,省山川秀美办、省水保局决定在靖边县海子滩乡和红墩界镇成立治沙示范基地,尔德井村被列为生态经济型村镇建设首批示范村,榆林市、靖边县也将其确定为农业综合发展示范村。这对尔德井村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村支部决心抓住这个机遇。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首先在万丰泉村民小组寻求突破,将上级投入的有限资金用在万丰泉,将万丰泉作为一块脱贫致富的“试验田”。
在省水保局的帮助下,万丰泉人开始筹划发展村办企业。2003年9月,万丰泉17户村民集资入股兴办的第一个村办企业——砖瓦场破土动工了,村民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全村能抱起砖的男女老幼一齐上阵,仅用83天时间就建成了年产1200万块砖的砖场。由于周边没有砖场,砖可销往相邻五六个乡镇和内蒙古等地,效益十分可观,2004年盈利20万元,2005年收入40万元,其中万丰泉小组农民户均收入就突破了2万多元。
村民们从自己办的砖场拿到了钱,就产生了改善生活质量的想法。告别土窑洞,住小洋楼成为全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当村里酝酿吊庄移民,规划建设欧式民居时,万丰泉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建楼时,砖场免费给农户供砖,超过部分在下年利润中扣除,村民之间可相互换工,建楼成本因此降低三分之一。经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2005年,17幢建筑面积为150-200平方米的各式小洋楼拔地而起,户内瓷砖铺地,宽敞明亮,户外道路硬化,干净整洁,沼气、太阳能、风能一应俱全。村民们将自己的日子总结为:“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出门不湿鞋,汽车进得来。”
村里还争取项目支持,投资60多万元,完全按欧式建筑风格建起了村委会办公室、卫生所、兽医站、配种站、文化站、招待所、气象观测站等公共设施,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同步发展。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初步形成。村民们自豪地说:“我们现在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把上级的帮扶资金集中起来办大事,寻找一个好项目,提高自身发展能力,万丰泉人就这样破解了“输血”与“造血”的难题。
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村办企业的建成使万丰泉人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但他们也认识到,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变传统耕作方式,改善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打好长远发展的基础。于是,全村围绕“封起来、治起来、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目标,掀起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潮。他们实施了人均1亩草地工程,仅2005年种植优质沙打旺2000亩,今年春天又栽植白皮旱柳1.2万株,种草800多亩,从而使草木面积迅速扩大,为发展畜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羊子饲养量由2003年的157只发展到750只。小组内每户建成一个标准化羊舍,配套建青贮池1个,将玉米秸秆全部青贮,并建起了“一池三改”的沼气池,充分利用牲畜粪便解决了禁伐后的燃料问题。